欢迎访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请登录], 新用户?[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English
当前位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 知识产权资讯 > 国内知识产权资讯 >  文章

新闻出版报:电影版权产业将为中国GDP贡献多少?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作者:  时间:2009-03-21  阅读数:

  美国的电影版权产业是其综合国力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美国生产影片590部,国内票房收入96.3亿美元,国际票房收入267.2亿美元,电影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36万人。由于美国电影作品的版权保护期不断延长,在保护期限内可不断创造收益。加上其不断开发电影产品,其产业链延伸至图书、服装、玩具、音像制品、广告、电视、网络及主题公园等领域。10年前,美国电影版权产业的综合收益已超过700亿美元。目前达到了10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占美国GDP的比重接近1%。电影作品的出口创收,甚至超过航空、汽车等行业。

 

  近年来,我国国产电影从复苏走向繁荣。如2008年,中国电影总票房收入达到43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的贡献超过60%。2009年,《赤壁(下)》、《梅兰芳》、《非诚勿扰》、《叶问》等均获得了过亿元的票房,特别是动画电影《喜洋洋和灰太狼》在没有任何“造势”的情况下创下了8000万元的票房。在这种大好社会背景下,笔者认为,我们研究和借鉴美国电影版权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作用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产业潜力——部分领域尚未开发

 

  有人说,由于娱乐形式的多样化,电影票房增长空间已不大。事实并非如此。据统计,2007年美国拥有银幕40077块,平均每人每年进影院观影6部(次);但我国2007年观影人次仅为1.3亿,平均每人每年观看电影仅0.1部(次)。2008年全国院线影院1545家,银幕4097块。假设我国银幕增加到与美国相当(近年来,我国票房的增长与平均每天增加1块多银幕是分不开的),以现在银幕数量与观众人次比例为标准计算,年票房收入可达到400亿元以上。假设我国人均观影部(次)赶上美国,那么,即使平均票价为5元(农村票价仅1元或者更低),年票房收入即可达到400亿元。事实上,我国目前近40家院线影院集中在大中型城市。政府主管部门已决定投资开发电影二级市场(即更为广大的城镇及农村市场),今后两年的发展速度将远远超过预期。因而,年票房数百亿元绝非梦想。

 

  国家广电总局统计,全国共有1181个电视频道。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在全国监测的700多个电视频道中,以播映电视作品为主的电视频道有82个。根据中国电影版权保护协会(以下简称“协会”)3年来对其中68个频道实行监测的结果显示,这些频道每年使用电影作品5万部(次)以上。据了解,未被监测的非影视频道(如娱乐频道、都市频道)和地(市)级以下的电视台,每年播映的电影作品更多。假设播映国产影片占50%,如果能将广播权使用费统统收回来的话,收益以亿计算绝对没有问题。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网民数量为2.98亿,其中网络视频的用户数量已超过2.02亿,这其中70%多的网民在线观看或下载电影。如果这些网民每年只看1部国产电影,每次收费3元,每年网络票房就可能超过5亿元。但实际上,在网上观影的年轻人,每年观看数十部上百部的绝非少数。最近,协会通过问卷调查统计,18岁至35岁的年轻人群,每年在网上在线观看和下载电影的人均数为32.6部。据统计,目前全国18岁至35岁网民数量达1.518亿。如每人每观看一次影片收费1元,网络传播权使用费将高达50亿元。据了解,中国网民中28.9%曾使用手机上网,随着3G手机的发展,通过手机观看电影的比例必将大大增加。电影作品的网络传播权使用费随之也将有大幅度上升。

 

  美国电影版权产业有两个数据值得我们重视:一是国内影院票房占40%,国外票房占60%;二是电影的版权收益通过影院回收的仅占22%,其他78%的收益是电视、音像制品、网络、广告、图书、玩具、服装以及主题公园等领域取得的。目前,我国电影版权产业与美国的巨大差距不仅仅是票房收入和电视、音像制品、广告、网络等方面,而且,更有许多领域是我们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如果有朝一日我国的电影版权产业发展到目前美国的水平,就可以达到几千亿的市场规模。可以说,中国电影版权产业蕴藏着无穷的潜力,将对经济作出巨大贡献。

 

  侵权盗版——令电影版权“贬值”

 

  电影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行业。电影版权产业与其他创意产业不同的是,组织团队、依靠高科技、精良的制作和大规模的营销都必须有巨额的资金投入。高投入与高产出在电影行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5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每年能保持20%以上的增长,与众多社会资金参与制作、发行和放映密不可分。《卧虎藏龙》取得高票房之后,高成本的国产影片越来越多,大多有不俗的回报。实际上,由于大片的高回报占据了大部分票房,因而大部分成本为数百万元至上千万元的影片是亏损的。因此,能否大力拓展电影版权的市场,能否使投资赢得利润,是决定电影版权产业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然而,拓展电影版权市场却遇到了侵权盗版的巨大威胁。

 

  协会对18岁至35岁青年人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每人每年平均观看61.6部影片,其所观看的电影50.5%通过互联网络传输;27%的通过电视机;16.2%通过碟片方式;进入影院观看的占6.3%。为什么喜欢电影,却很少进影院?主要原因是,网络上的盗版影片和电视播映的影片不用花钱买票,盗版碟片价格低廉。

 

  2002年,影片《英雄》在采取一系列遏制盗版的措施后,从音像市场收益1700万元。随后,大片上千万元,一般影片数十万元的收益在音像市场成为惯例。可是,随着压缩技术的发展引发的音像制品盗版,特别是网络盗版的日益猖獗,电影作品在音像市场的收益急剧下降,目前已是当年收益的1/10以下,更多影片的音像版权则被音像经销商所拒绝,其原因就是:电影版权在音像市场上大幅贬值,其元凶当然是侵权盗版!

 

  我国电视台每年播映电影作品的数量极大,但目前电影作品的权利人仅能在CCTV-6及北京、上海等少数电视频道取得收益。大量的地方台,有的直接播放碟片,有的以十分低廉的价格从盗版商手里购买,电影作品的权利人则分文未得。权利人为维权提出诉讼,所得赔偿往往不足以支付维权成本,根本谈不上获得合理的广播权使用费。造成权利人巨额损失的元凶也是侵权盗版。

 

  网络盗版的猖獗已是众所周知。此外,侵权盗版者从电影权利人口袋中窃取的巨额资金还包括大量网吧、宾馆、饭店、飞机、火车、轮船、长途汽车等交通工具播放电影的著作权使用费,以及不计其数的局域网、VOD等更多领域的著作权使用费。

 

  电影版权保护——亟待解决三大问题

 

  中国电影版权保护协会自2005年8月成立以来,为保护电影版权做了大量工作。在实践中,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3个问题亟待解决。

 

  提高公众版权意识

 

  尽管协会通过举办培训活动,邀请影视、体育明星印制反盗版的宣传海报,印发宣传册,评选优秀反盗版短片等方式,致力于电影版权的宣传,但是,这些活动的触及面还很有限。还不足以改变民众版权意识十分淡薄的现状。

 

  即使名牌大学毕业甚至有过留学背景的年轻人,都不能理解电影版权的概念。一些大量使用电影作品的机构也不曾了解和学习电影版权的相关知识。这一问题的改观,需要国家的有力指导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使版权概念能够深入人心、保护版权成为自觉行为。

 

  此外,权利人及使用者的版权意识也十分薄弱。权利转让或许可使用时,由于双方缺乏版权意识、法律意识,合同表述不清楚,造成权利归属出现瑕疵,这给行使权利和维权诉讼带来了困难。一些权利人甚至出现“一女二嫁”的行为,将影片的权利排他性授权给两个甚至更多的使用者。如广东某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曾将电影《天堂的眼睛》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专有使用权授权给CCTV-6和广东中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给取得授权方进行维权诉讼造成不便。

 

  有的使用者则无视电影版权的存在,购买盗版电影光盘后,通过电视台或者网络传播给广大观众。有些使用者甚至以低廉的价格购买虚假授权,以为这样便可避免因侵权使用电影作品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限制司法自由裁量的空间,提高判赔标准

 

  作为电影行业的维权组织,在遇到盗版侵权行为时,协会常常需要协助会员单位求助司法救济。

 

  我国法律规定,侵犯著作权及其有关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这种规定给权利人举证带来了很大困难。首先,作为一种存在精神、艺术价值的特殊商品,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有时很难量化。其次,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权利人也很难知晓,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侵权人才清楚,而侵权行为人往往拒绝交代违法所得。基于以上两种原因,电影作品的权利人大多无法完成这方面的举证责任。

 

  法律规定,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这种规定也存在问题。首先,很多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商业价值的电影作品被盗播所造成的损失和非法所得显然远远超过50万元。而且,电影作品是集体创作的成果,需要大量的智力和财力的投入,这与其他类别的作品不同。尤其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影业的发展,一部电影的制作和宣传成本不断攀高。而法律规定的50万的数字为上限,适用于所有类别的作品,显然不妥。

 

  其次,缺乏具体的参照标准使法官在实际审判中难于裁量,鉴于按法律规定,此类诉讼必须在侵权者住所所在地法院进行,也使地方保护主义有了行使的空间。在一些案例中,原告的损失不但得不到赔偿,而且要倒贴各项诉讼成本。

 

  利用技术和集体管理手段保护网络版权

 

  科技发展,使影片传播有了更广阔的领域。而对这些新兴领域,权利人大多没有充分的了解,比较陌生,维权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新领域诸如网吧、网络的取证难、监控难等情况,也使大多数权利人有心无力难于行使权利。而这些领域,往往也是侵权盗版的重灾区。

 

  拿网站使用电影作品为例,目前,已经授权网络公司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国产电影还是极少数的,可是却有大量的网站(传统视频网站和UGC网站)提供这些电影作品的在线观看和下载服务。网站指使其员工上传影片,企图将责任推卸给网友,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即使是真正的网友上传,网站也应该知晓绝大部分的国产影片是没有授权的,更不可能授权给某个个人,网站应该谨慎履行审查义务,避免侵权盗版行为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希望相关专家、技术人员能开发为正版电影作品保驾护航的软件并采取有力的技术措施。鉴于此,协会在积极筹备电影集体管理组织的成立。(中国新闻出版报 中国电影版权保护协会理事长 朱永德)

相关文章
法制日报:淘宝排查惊"掌柜"
云南迪庆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保护名录体系
山东首个律师知识产权维权联盟成立
全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益热线"12330"即将开通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全国宣讲会在宁拉开帷幕
网站创始人
个人简介:(学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个人简介:(实务)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ICP证号:京ICP备12039890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413号

技术支持:律师营销网  您是网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