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第三批26企业入围
来源:红网 作者: 时间:2009-08-19 阅读数:
入围湖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名录的第三批26家企业,与前两批相比,或许少了几分幸运。因为从今年起,大锅饭被打破了。
8月18日召开的湖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经验交流会上,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龚世益介绍,培育工程专项工作经费平均分配的普费制,今后将转为项目制,企业只有在申报项目被批准后,才可获得经费支持。
湖南省财政厅和省知识产权局目前已投入近500万引导资金,项目申报的竞争开始。
今年是湖南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的第三个年头,此前两批共有47家企业进入工程,算上今天被授牌的26家,优势培育企业遍布全省14个市州,主要分布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钢铁有色、食品烟草、石油化工、林纸加工、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领域。
从2007年开始,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共为此举办培育企业培训班6期,培训人次约500人。各市州和培育企业共组织知识产权相关培训382期,培训企业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31559人次。
其中首批23家培育企业,在2008年的专利申请总量比2007年增长了55%。不过单家企业申请量超过100件的,只有三一重工和华联瓷业,还有一部分企业尚未达到专利申请量年增长30%的培育目标。
龚世益分析,这一方面反映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业申请专利的意识不强。
从2009年起,湖南对培育企业的管理将从普费制转变为项目制,培育企业根据每年初下发的《湖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申报项目,经培育工程办公室审定后,给予经费支持,年终再对项目进行验收检查。
龚世益认为,此举既有利于培育工程经费落到实处,产生实效,又有利于根据项目的需要优化培育经费的配置,较大提高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目前,首批和第二批培育企业在专利信息平台建设、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诉讼或维权、知识产权培训等方面的47个项目已经启动,省财政厅、省知识产权局投入近500万的引导资金,企业自筹的项目经费总计达到近2000万。(记者谢伦丁,实习生肖玲)
8月18日召开的湖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经验交流会上,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龚世益介绍,培育工程专项工作经费平均分配的普费制,今后将转为项目制,企业只有在申报项目被批准后,才可获得经费支持。
湖南省财政厅和省知识产权局目前已投入近500万引导资金,项目申报的竞争开始。
今年是湖南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的第三个年头,此前两批共有47家企业进入工程,算上今天被授牌的26家,优势培育企业遍布全省14个市州,主要分布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钢铁有色、食品烟草、石油化工、林纸加工、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领域。
从2007年开始,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共为此举办培育企业培训班6期,培训人次约500人。各市州和培育企业共组织知识产权相关培训382期,培训企业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31559人次。
其中首批23家培育企业,在2008年的专利申请总量比2007年增长了55%。不过单家企业申请量超过100件的,只有三一重工和华联瓷业,还有一部分企业尚未达到专利申请量年增长30%的培育目标。
龚世益分析,这一方面反映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业申请专利的意识不强。
从2009年起,湖南对培育企业的管理将从普费制转变为项目制,培育企业根据每年初下发的《湖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申报项目,经培育工程办公室审定后,给予经费支持,年终再对项目进行验收检查。
龚世益认为,此举既有利于培育工程经费落到实处,产生实效,又有利于根据项目的需要优化培育经费的配置,较大提高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目前,首批和第二批培育企业在专利信息平台建设、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诉讼或维权、知识产权培训等方面的47个项目已经启动,省财政厅、省知识产权局投入近500万的引导资金,企业自筹的项目经费总计达到近2000万。(记者谢伦丁,实习生肖玲)
网站创始人
- 个人简介:(学术)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 个人简介:(实务)
-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