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专利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十五”计划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 时间:2011-11-19 阅读数:
全国专利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十五”计划
(2001年6月1日)
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及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精神,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是“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今后五年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进入新的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知识产权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专利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同时也对专利人才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着眼于专利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专利人才的总体需求,制定全国专利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十五”计划。
一、专利队伍的基本状况
中国专利制度建立以来,伴随着专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专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索和开创具有中国特色专利制度的实践中,我国专利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专利方面的各类人才,形成了一支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
二十年来,我们依靠自己的专家和培养的人才,建立并逐渐完善了既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又与国际规则和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实行专利保护的标准相衔接的专利法规体系,为我国专利事业的顺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专利审查队伍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边学边干,奋发图强,开拓进取,不仅造就了我国第一批熟悉专利法规、精通审查业务的专利审查人才,而且带出了一支年轻的、有较高水平的专利审查和复审队伍。专利文献和信息化工作在为专利审查和社会服务中,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适应基本需要的专业化队伍。在从实际出发,创建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专利工作体系中,专利管理和行政执法队伍得到发展壮大,各类中介服务人才也在锻炼成长。这支由各类专业人员和广大干部组成的队伍,是各项专利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专利事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我国专利制度建立20年来积累的一笔宝贵人才资源和财富。
但是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要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专利人才和干部队伍的现状都与日益繁重的专利及知识产权工作不相适应,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专利审查、专利政策和战略研究、专利管理和行政执法等各方面人才严重不足,干部队伍的结构和素质有待改善和提高,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广泛吸引人才的机制和环境尚未形成,面对国际范围内日趋激烈的高素质人才资源的竞争,专利人才流失的问题不容忽视。这些问题正严重制约着专利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十五”期间,必须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切实加强专利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工作。
二、专利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专利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为专利事业发展服务的原则,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专利人才和领导干部队伍的建设为重点,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大力加强专利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为专利及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二)目标和任务
专利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的总体目标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及全国专利工作“十五”计划发展目标,适度发展专利队伍的规模,加快培养高素质的专利人才,大力优化人才队伍的结构,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创新,使专利人才和干部队伍在数量、素质和结构上与全面提高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和水平相适应,确保专利工作“十五”计划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保证专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任务是:
1.进一步加强全国专利工作体系建设,大力提高专利行政管理队伍的素质。加强专利行政管理部门的建设,使专利工作队伍在规模和素质上适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积极推进快速灵活、合理高效、统筹协调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的建立。
2.加快培养和选拔各类专利人才。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需求,在广泛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求的高素质专利人才队伍,特别要抓紧培养一批熟悉国际知识产权事务、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层次专利业务带头人。
3.大力建设高素质专利审查队伍。适应专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发展和扩大专利审查队伍,加强审查员队伍的建设。到2003年,发明专利审查员数量要实现翻一番,“十五”末期达到1000人以上的规模;同时要建立和发展一定规模的专利辅助审查队伍,实现专利审查工作的良性循环。
4.加强专利战线干部队伍的建设。培养和造就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并经过实践考验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建立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较全、结构合理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队伍。
5.积极推进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吸引和用好人才。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为各类人才特别是优秀年轻领导人才的成长、选拔和使用创造条件,推动专利人才和干部队伍的建设。
三、专利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政策措施
为实现专利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坚持一手抓制度创新,一手抓队伍建设,切实取得成效。
(一)加大专利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五”计划纲要精神,深刻学习领会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人才问题的重要论述,树立“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的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专利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提到领导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促进专利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和措施,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要形成整体合力,紧紧围绕全国和专利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超前考虑专利人才和领导干部的培养与选拔,统筹制定专利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前瞻性计划,扎扎实实、有始有终地抓好组织实施。要注意研究专利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为促进专利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有利的政策导向和舆论环境。
(二)积极推进全国专利工作体系建设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充分发挥专利工作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从各地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实际出发,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建设为重点,整体推进,适度发展,加强全国专利工作体系的建设。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要在专利工作体系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条件成熟的可积极探索和率先建立统筹协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其他地区专利工作体系的建设。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专利工作的发展。根据专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专利代办处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专利代办处的管理。指导专利中介机构积极稳妥地实施脱钩改制工作,加强对专利代理等行业和业务的指导、监督及管理,强化行业自律管理,提高专利中介服务人员和机构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三)大力加强专利人才队伍建设
1.适应专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建设具有公仆意识,廉洁、勤政、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和专利管理人才队伍。公务员队伍要重点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政治鉴别能力、科学判断能力、行政协调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专利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熟悉和掌握知识产权业务知识及管理知识、创新能力强、适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需要的要求,提高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能力。省级专利行政管理队伍要保持一定的规模,并根据开展工作的需要适度发展;要加强对省级以下专利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全国专利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廉洁、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
2.加快培养专利事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在普遍提高专利队伍素质的基础上,大力培养专利法规、专利审查、专利管理、专利文献、专利信息和专利中介等各方面人才和业务带头人。要建立专利人才库,制定和实施专利人才和业务带头人培养计划,按照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标,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在职学习和国内培训为主,辅以必要的脱产进修和出国培训深造,加大培养力度,努力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增强专利政策研究和宏观决策的能力。积极向国际组织推荐并选派高素质专利人才担任国际职员,拓宽高层次人才培养途径。要探索、采取有效措施和灵活方式,积极吸引和有效利用社会人才,组织专兼结合、内外结合的专利研究队伍和高新技术领域专家顾问队伍,发挥他们在政策和战略研究中的思想库作用。根据专利事业发展对人才多样性的要求和总揽工作全局的需要选配人才,做到专业合理配套,人才资源合理布局。
3.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拓宽和疏通进人渠道,2001年至2003年平均每年要招录150名以上发明专利审查员,确保发明专利审查员翻番目标的实现,全面落实“十五”期间专利审查员招聘计划。根据专利申请增长趋势和加快专利审批的需要,积极落实适度增加专利局编制的工作,不断扩大专利审查队伍。要加强审查队伍爱岗敬业、依法行政、廉洁奉公的教育,提高审查队伍的素质。要适应高新技术发展和加快审查的需要,加强和改进审查员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拓宽专业领域,提高审查能力。要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建立机制灵活、精干高效的专利辅助审查队伍,发挥在专利审批工作中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四)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1.深化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程度和群众参与程度,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制度,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更加广泛地体现民意。要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大力推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促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加大调整不称职领导干部的工作力度,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更新机制的建立。
2.着眼于培养锻炼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工作。要建立健全干部交流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和轮岗工作的力度,通过多岗位的交流锻炼,加快对优秀年轻领导人才的培养。要加强和健全领导干部考察考核工作,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改进实绩考核办法,加大考核结果运用的力度。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把干部监督贯穿到干部的培养教育、考察考核、选拔任用和日常管理等各个环节,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3.根据专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快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步伐,加强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工作。要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有针对性地加强后备干部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采取轮换岗位、选调到上级机关挂职、选派到基层任职、挂职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抓紧培养,定期考察,动态管理,积极为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创造条件。
(五)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1.要把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作为专利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加大力度,超前考虑。着眼于专利事业发展对人才和干部素质提出的要求,制定和实施公务员、领导干部、专业人员等各类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和干部教育培训活动。在搞好各类短期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有关人员和知识的系统培训,不断提高专利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2.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加强全社会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教育。要继续加强对县级以上各级行政领导干部、企业、科研单位领导人和专利工作者进行知识产权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地方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领导干部要接受不少于40学时的培训;改进和加强专利代理人等中介服务人员的执业培训。充分利用学校及党校、行政学院等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优势,推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和学历教育。充分发挥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的作用,培养各类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开展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发挥智力引进工作在知识产权培训中的积极作用。
3.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专业人员和管理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在职学习,更新知识,完善专业和知识结构。要建立各类人员教育培训档案,把教育培训与干部使用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逐步健全教育培训的管理制度,完善继续教育工作体系。要随着专利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教育培训的物质投入,加强现代化教学和传播手段的建设,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六)努力营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机制
积极探索和加快建立有利于专利队伍发展、稳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形成尊重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吸引优秀人才,稳定骨干力量,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推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的建立。积极研究探索人事人才工作的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重视和加强人才资源开发的政策和制度建设,做好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管理工作,提高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水平。干部人事部门的干部要努力学习科技和市场经济理论,学习公共管理和人力资本理论,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现代人事人才管理水平,增强为专利事业服务,为人才服务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改革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人事工作队伍,为专利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提供可靠的队伍保障。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专利事业的发展归根到底也在于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全国专利战线要为培养和造就宏大的、高素质的干部和人才队伍,全面推进专利及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 个人简介:(学术)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 个人简介:(实务)
-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