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 时间:2015-07-21 阅读数: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规划提纲(征求意见稿)
前言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决胜时期,也是落实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实现北京市新闻出版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新闻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在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提升城市文化魅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全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高地,北京市新闻出版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编制和实施好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规划,对于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新的起点上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首都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现状
(一)“十二五”期间的主要成就
一是舆论引导能力显著提升。坚持正确舆论引导,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确保重大宣传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是新闻出版转型步伐加快。首都新闻出版创收稳中求进,产业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国际竞争实力不断提升。
三是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管理体系。圆满完成机构调整,实现资源整合,对外专项出版权试点工作取得新突破,现代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4.内容创新机制日趋完善。精品创作扶持政策体系不断健全,扶持力度全国领先,有效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5.新兴出版业态快速发展。加快传统出版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业态发展,企业投融资能力不断增强。
6.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全民阅读活动丰富多彩,全民阅读氛围日趋浓厚,社会关注度不断提升。
7.版权保护水平不断提升。版权保护力度加大,版权贸易成效显著,集中查处一批违法违规案件。
(二)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十三五”发展规划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我们要深刻认识北京首都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北京市新闻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提升城市文化魅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方面能力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显著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全国新闻出版业中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全民阅读活动稳步推进,北京国际图书节等活动内容日趋丰富,群众参与度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媒体融合取得一定进展,出现了一批有特色的媒体融合项目。充分体现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新闻出版业基础好、资源多、发展快、敢创新的特点。目前,北京已经汇集了全国40%左右的出版社,20%左右的期刊社,10%左右的报社,是全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高地,综合实力全国领先。
“十三五”时期是北京市新闻出版业深化改革、大胆创新、转型升级、多元勃发的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一是公众对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及质量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公众对新闻出版活动的参与程度将更加深入广泛。
二是北京作为全国出版中心的集聚效应将会得到充分释放,国内外的资本、人才、资源将不断向北京集聚,北京地区新闻出版业对周边特别是津冀及全国的辐射力将不断加强,重点要加快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南磨房拓展区、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
三是要加快推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荣获发展,推动数字出版升级,推动网络技术在出版业的广泛应用,确保传统出版流程的信息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和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将快速发展。
同时,北京市新闻出版业也面临着重大挑战,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的不适应。
一是体量大、规模小,有高原、缺高峰。首都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出版单位的权威性和信息的丰富性为其他省市无法相比。北京也是全国出版业和出版资源最集中的城市,图书出版社、报刊社、音像电子出版单位、互联网出版单位、民营文化企业的数量均居全国之冠。北京还是全国新闻出版人才最集中的城市,汇集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出版人才。但是,市属出版企业与央企相比规模还存在弱、小、散的局面,资源整合不充分,体制机制不灵活,距离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图书、报刊、网络等媒体品牌,形成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的出版创意中心、印刷发行中心、版权贸易中心的总体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
第二,传统出版面对数字出版的兴起,还存在不适应的现象。北京地区数字出版发展很快,但是在新业态发展、数字出版技术研发应用、数字出版集约化发展等方面面临着上海、重庆、杭州等地的激烈竞争。另外,一些出版单位领导不重视数字出版,对新兴数字出版传播技术研究不够,利用不够,出版产品单一,尚不能主动应对数字出版发展的新形势,准备不足。
三是“走出去”面临新挑战。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开放新战略,并有力推进。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战略转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将持久影响我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也是对国际关系的重大调整。北京市新闻出版业长期以来主要对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开放,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
二、“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北京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四个全面”战略总局,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大力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北京市新闻出版事业产业繁荣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二0二0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特色和国际一流的“阅读之都”和“版权之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建立京津冀协同创新合作机制,推进资源整合,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抓住新常态下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机构整合与融合,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实施“互联网+”工程,激发全民文化创意活力,全民提升我市新闻出版发展质量。
三、重要举措
(一)坚持舆论导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精品工程,繁荣发展文艺创作,巩固全国出版中心地位。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完善精品创作生产长效机制。
2.开展主题出版,推出更多体现时代精神、展现首都风采,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出版物精品。
3.实施北京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精品工程战略,继续开展出版原创推新工程,扩大北京市出版基金扶持范围,加大对精品图书、优秀古籍整理出版项目的扶持,抓精品、抓原创,繁荣首都图书出版市场。
4.积极搭建精品图书宣传推荐平台,开展“读好书、荐好书、评好书”活动。
5.推动打造优秀出版物第三方评价体系。
(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活动,促进文化服务信息化、标准化、均等化。
1.加强全民阅读制度建设,制定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
2.设立北京市推动阅读专项资金,不断提高公民素质。
3.继续做好“北京国际图书节”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健康的公众阅读活动。
4.引导支持网上阅读平台的建立,鼓励数字阅读,推动整合发展。
5.支持特色实体书店的发展,鼓励大型书城转型升级。
6.继续完善公共阅报栏(屏)等出版公共设施网络。
7.鼓励出版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全民阅读、书香社会建设。
(三)建立京津冀协同创新合作机制,打造京津冀三地新闻出版广电的产业发展链
1.联合推出京津冀新闻出版广电系统功能区指南,将各地的功能区、集聚区、产业园区的定位与发展进一步明晰,勾画京津冀新闻出版广电产业带。
2.建立三地产业基地、园区、产业带的商务合作平台,成立三地园区(基地)协作联盟,促进信息对称、资源共享和政策互惠,联合举办合作论坛,政府搭台,发挥这些园区经营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他们携手发展、合作共赢。
3.做好“迁出去、走进来”的工作,支持相应企业的外迁和“内入”,做好三地的对接。
4.加快三地行政许可等政务系统的对接和信息共享,建设行政审批绿色通道。
5.支持建立跨区域的产业投资基金,以资金为纽带,加快三地产业融合。
(四)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1.继续推进市属报刊的转企改制工作,鼓励报刊单位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运作机制。
2.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鼓励国有出版单位积极试行特殊管理股权制度,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
3.支持符合条件的大中型出版单位在主板和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特色中小企业在新三板上市融资。
4.积极协调有关财税、证监部门对新闻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在政策、税收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
5.以首都出版发行联盟为依托,加快推动中央与地方出版资源的整合。
6.继续发挥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出版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作用,完善园区政策体系。
(五)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推进实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互联网+”工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1.编制北京市媒体融合发展规划,实行分类指引,重点突破。
2.制定“互联网+传统新闻出版”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移动阅读、在线教育、知识服务、按需印刷、电子商务等新业态。
3.设立北京市媒体融合发展项目库和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一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典型企业和示范项目。
4.打造数字传播云平台,为中小国有媒体提供网络传播服务。
5.积极推动印刷复制业转型升级,继续加大绿色印刷技术、工艺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力度,倡导构建按需印刷出版全产业链,促进艺术品高仿真复制等特色印刷的推广应用。
6.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标准化推广与应用工作,支持企业对相关国家标准开展应用,支持企业面向数字化转型升级开展企业标准研制。
7.加快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作用。
(六)重点围绕“一路一带”等国家战略,加快实施北京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发挥全国示范引领作用,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争取设立北京市出版产业“走出去”奖励扶持专项资金。
2.鼓励原创出版物出口及版权贸易和国际化合作。
3.支持出版企业跨媒体经营转变,推动数字出版产品“走出去”。
4.鼓励出版单位开拓国际市场,支持网络出版单位建立境外服务网站。
5.鼓励有实力的出版单位开展海外并购或成立海外公司。
6.吸收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走出去”重点项目、重点工程。
(七)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审批改革,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升新闻出版法治管理水平。
2.建立地方法规体系,完善新闻出版行业管理法规。
3.深化审批之都改革,依法规范市场准入退出机制。
4.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努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八)加快产业基础设施和区域规划建设,打造国际一流产业园区(基地)。
1.加快园区规划设计,全面启动建设施工。
2.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完善配套产业政策。
3.发挥品牌集聚效应,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九)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加快推进版权出口贸易,实现版权产业跨跃式发展
1.版权产业“涌泉工程”。
2.版权交易“远航工程”。
3.版权市场“正版工程”。
4.版权“科技维权工程”。
5.加强版权产业服务体系建设。
(十)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推进数字媒体准入资格考评体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1.领军人才工程。
2.国际高端出版人才数据库。
3.青年出版人才创业平台。
4.古籍修复技艺人才培养计划。
5.媒体融合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6.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组织效率。
(二)推进依法行政,简化审批程序。
(三)健全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支持。
(四)加快产业基础设施和区域规划建设。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1、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集中清理24项非行政许可事项。结合两局整合后的实际,有序推进工会组建及原两局工资系统合并工作,积极推进所属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深化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推动成立“北京华语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首开我国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参与对外出版先河。
2、尊重新闻宣传规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调正面宣传,发挥舆论监督激浊扬清作用。拓宽报刊舆论引导渠道,建立与总编辑交流沟通机制,加强报刊重点舆情监控和日常审读。在坚持“四位一体”宣传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模式,出台了《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监控日报质量标准》,推进广播电视内容管理规范化。在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上,集中展示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中国梦主题、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现实题材作品,把握正确思想导向。强化网络文学作品内容管理,重点关注互联网电视新业态下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的社会价值,努力规范其传播秩序。加大广播电视监测和网络视听节目监听监看力度,确保安全播出。
3、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助推文化精品创作。启动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物奖励扶持专项资金工作。加强选题规划引导,抓原创、推精品,53种重点图书、17种优秀长篇小说、5个电视剧剧本、7个重点题材电视剧、2部纪录片、2部动画片获得资助。成立首都影视精品工程顾问团,积极推动重点影视剧生产,推出了全面展示八路军抗战的史诗宏篇《巨浪》,宣扬当代美好和谐生活的《岁月如金》、《爷们儿》、《嘿,老头》,展现当代中国青年一代为实现人生梦想努力拼搏的《青年医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生死三八线》以及彰显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优良品质的《平凡的世界》等精品佳作。扶持推进《百团大战》、《北京时间》、《飞舞人生》、《定军山》等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梦”为主题的重点影片的创作生产,涌现出了《战狼》、《重返20岁》、《第三极》、《左耳》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优秀影片。启动北京市2015年优秀网络视听节目征集评选活动,举办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微电影单元展映活动及发展趋势论坛。影视剧整体创作态势良好,上半年审查特殊题材电影剧本412部,重审电影68部,电影剧本备案1049部,生产电影139部;审查通过国产电视剧28部1013集,电视剧备案公示162部5585集。
4、创新公共服务机制,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启动第五届北京阅读季,举办2015首届“中国童书博览会”、“北京阅读季·就爱你阅读”、“全民数字阅读”等大型公益活活动。面对不同群体开展亲子阅读、女性阅读、大学生阅读等各类多样化阅读活动1000余场动,参与群众500万人次。开展北京市6个台站中央广播电视节目地面数字化工程设计,加强转播站、行政村发射站及媒资共享平台运行维护管理。完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设施运维工作机制,完成延庆、怀柔9个乡镇163个行政村的村村通有线广播工程建设。继续开展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推广工作,积极推动农村有线电视收视入户,截至5月底,全市高清交互用户达428万户。修订印发《北京电影公益放映供片办法》,推动展映影片“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地、进军营、进福利院所”等主题放映活动,1至5月份累计放映3.189万场,观影人次165.3万余人。
5、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推动产业繁荣发展。着力扶持重大项目,扎实推进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落实《北京市多厅影院建设补贴管理办法》,组织开展新建影院建设补贴项目申报工作,加大影院建设扶持力度。前5个月,全市新增影院5家,新增银幕34块,新增座位5562个。2015年北京书市围绕“书香溢京城全民享阅读”主题,展示展销30余万种中外文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接待客流50余万人次,整体实现销售4080万元,在首都掀起一轮全民阅读浪潮。2015春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参展电视剧突破600部,为历届之最。成立北京国际电影节有限公司,推进市场化运作。举办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坚持“大师、大众、大市场”风格特色,形成了50余个国家和地区1.4万余名电影人、340余家中外电影机构、境内外350余家媒体1500余名记者以及超百万群众参加的“国际电影文化盛会”;电影市场实现签约项目36个,签约总额138.45亿,巩固了亚洲第一电影市场地位。截至5月底,广播影视累计创收155.62亿元,同比增长40.05%,其中,广告收入74.73亿元,同比增长41.83%;电影票房11.77亿元,同比增长48.24%。全力推进实施出版“走出去”、“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积极参加美国书展、第36届班芙国际媒体节等文化对外贸易活动,采取座谈会、专题会、对接会等形式助推出版和影视企业走出去。举办“以北京影视传递中国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北京日”活动,增加海外电视媒体对于中国文化及北京影视的全新直观了解,有力提升了北京影视的国际影响力。
6、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强化信息平台建设。以“五个平台”为抓手,促进工作上水平:一是建立全局电子政务整体框架,全力打造“广播影视系统大数据平台”,着力提升广电行业管理水平;二是完善综合业务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办理文件共计6693件;三是全力推进“基于模式识别的出版物鉴定平台”建设,上半年已进行四次专题研讨及需求优化;四是完善“六位一体”阅读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文明城市建设;五是推广应用“北京地区报刊管理综合服务平台”,3个月内通过平台完成3218家报刊单位的年度核验工作,占应检单位的98.59%,较好地支撑了新闻报刊管理各项工作。此外,还积极开展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示范工作,稳步推进“人事档案系统”和“数字编辑管理网系统”建设,为相关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
7、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履行监管职能。开展规范性文件清查工作,汇编局《行政许可工作手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加大对传媒机构及出版物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审批行为,创新版权管理方法和模式,稳步推进版权登记工作;深入推进软件正版化,积极维护版权市场秩序。加强鉴定管理工作,上半年共受理鉴定68份,出具鉴定书55份。完成2015年度音像出版单位年度核验工作,对北京地区148家音像出版单位进行了年度核验;启动音像电子出版物专用书号实名申领信息系统,上半年共受理审核音像电子出版物专用书号9340个。积极开展“净网”、“护苗”、“秋风”、出版物市场整治、“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非法调频广播查处、有线电视网络工程验收等专项行动,维护文化市场安全。
8、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促进工作任务落实。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素质。认真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精心安排相关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先后举办8期市属出版单位采编人员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培训班,参训人员1000余人。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召开全体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中共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第一届机关委员会和第一届机关纪律检查委员会。及时改选各临时党支部,成立了38个党支部。三是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
All rights reserved 备ICP证号:京ICP备12039890号-3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413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Zip:100088)
技术支持:律师营销网 您是网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