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请登录], 新用户?[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English
当前位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 知识产权资讯 > 国际知识产权资讯 >  文章

JPO发布《2006年度报告》 11-10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  时间:2006-11-10  阅读数: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

 2006915JPO发布《2006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同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和JPOJPO网站就《年度报告》发表综述文章指出,日本企业已将知识财产战略重点放在加强向中国申请发明专利、外观设计和商标注册等工业产权;日本的全球专利申请率[1]JPO的专利审定率[2]均低于欧美,将是今后日本各界的重要课题。文章就《年度报告》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一、关于日本政府知识财产工作

  200676,在财政经济改革会议(由首相、相关内阁成员和执政党干部组成的政府执政党协商会议)上,日本政府与执政党研究制定了由经济产业省编制的《日本新经济发展战略》和《全球战略》综合而成的《日本经济发展战略大纲》。为加强知识财产保护,《大纲》就加快专利审查、制定仿制假冒产品对策等推出多项措施。

  此外,继20051222设立以经济产业大臣为本部长的加快专利审查推进本部之后,日本政府又于2006117推出《加快专利审查行动计划》,其主要内容涉及审查机构的工作产业界等的工作对产业界、代理人协会工作的支持对中小企业的支持等。根据《行动计划》,JPO实施延长审查工作时间、大幅增加审查员和扩大现有技术检索外包量等措施,以实现快速、准确的审查。

  为推进专利审查的国际合作,JPOUSPTOEPO提交专利审查高速公路项目方案,就首先于日美二局间试行达成一致,且于20067月起正式试行。

  自20001月,JPO对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给予减免实审请求费、缓交前3年专利维持费等费用减免。200689日起进一步扩大上述减免适用范围,废除享有上述费用减免的要件之一——企业成立未满10年,改为与企业成立时间无关。

  自200689日起的一年间,JPO实施“‘一通发出前撤回、放弃的申请可享有实审请求费全额返还制。此举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申请人在提交申请后就获权必要性重新进行评估,从而构建良好的知识财产战略。

  

  二、关于JPO的国际合作

  由于WIPO有关专利制度实体协调的国际磋商停滞不前,为推动磋商进程, WIPO20069月举行发达国家会议。JPO积极参会,就现有技术的定义、新颖性、创造性等议题与其他国家展开研讨。

  多年来,JPO与美欧二局积极合作,以解决三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2005年三方会议和三局专家会议上,JPOUSPTOEPO就互相利用审查和检索结果的审查合作、减轻申请人费用负担方面的措施、知识产权制度及相关实施机制的协调等再次进行研究和讨论。

  为要求亚洲诸国引入及实施旨在提高权利保护水平的知识产权制度,JPO有效应用两国间和多国间的多种合作框架,协助和支持这些国家为实现上述目标进行必要的体制完善、人才培养等。

  就当前日益严重的仿制品问题,2005年日本政府采取以下措施:

  ——通过派遣政府与民间联合代表团、签署双边协议,要求相关国家政府强化仿制假冒产品对策。

  ——完成《日本受仿制假冒产品侵害调查报告》,收集、提供制定仿制假冒产品对策所需信息。

  ——开展消灭仿制假冒产品和盗版等多种活动,提高国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三、日本工业产权现状

  12005JPO工业产权申请、审查、复审情况

  (1)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注册申请和审查情况

  2005年,发明专利申请量是427,078件,较上年增长1%一通完成量243,548件;授权122,944件。实用新型申请量高达11,387件,较上年增加42.6%。外观设计申请量39,254件,较上年下降4%一通完成量为39,651件,同比下降5.7%;待审周期缩短至7个月;外观设计注册32,663件。

  2005年,商标注册申请量12.6万件,年增幅为3%,是2002年以来连续第3年增长。一通完成量12.3万件,待审周期降为6.6个月。

  关于JPO审查工作,由于任期审查员的录用及现有技术检索业务外包量的扩大,2005一通完成情况良好。JPO还将力争在2013年达到世界最好水平,即将待实审周期(自实审请求日至发出一通的时间)缩短至11个月。

  (2)复审情况

  2005年,发明专利申请中不服驳回决定而请求复审的总量为22,444件,请求率与近年略同,约21%。外观设计、商标注册申请因不服驳回决定请求复审的申请量均略低于2004年,分别为930件和2,065件。与2004年相比,2005JPO“复审决定原授权成立宣告维权的案件量基本不变;原授权不成立宣告无效的则大幅增长(见表15)。尽管不可一概而论,但统计数据表明,JPO复审部在发明创造性的判断上有趋于严格的倾向。

  2、近年工业产权申请的国际比较

  (1) 发明专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专利申请量激增。2005PCT申请总量增长9%,中国和韩国更是以两位数的速度攀升。由此,日、中、韩三国PCT申请量占全球的24%2005年,日本PCT申请量达25,145件,仅次于美国(45,111),年增幅达24%PCT申请量的稳定增长显示了日本企业活动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对知识财产保护重要性认识的提高。

  2004年,日本在美国的申请量为64,812(居外国人在美申请量的首位),向中国申请25,542件,较2002年增幅达65%,显示了日本企业在知识财产战略方面对中国的高度重视。2003年以来,日本向欧洲的申请亦有所增加。2004年,外国在日本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为54,665件,较2003年增加9%,美欧申请量约占其中的81%。近年,日本在电子元件和半导体、音响等领域的申请量超过欧美,欧美在基因工程、生物和医药产品等领域的申请则远远多于日本。

  此外,各国专利申请量近年持续增长。2005年,中国和韩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为17.3万件和15.7万件,年增幅高达33%12%。与此相对,日本发明专利申请量则自1998年以来继续保持在40多万件。

  (2)外观设计

  2005年,实行无实审制的中国外观设计申请量显著提高,达163,371件,较上年激增47%,是日本申请量(39,254)4倍。2005年日本申请人在海外(尤其是中国)的外观设计申请量增幅显著,其中向中国申请4,437件,约为2001年的2.5倍。

  (3)商标

  2004年,中国商标注册(实施一件申请一个种类制)申请量高达589,655件,占全球申请总量的31.9%,同比增幅为30.4%;日本的申请量为135,979件,占全球总量的7.4%。日本对中国的商标申请量亦激增,达1.2万件(2002年为8,300)

  3、日本企业知识财产申请情况

  上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后,日本诸多企业的知识财产战略重点是确保专利申请和获权的:在赶超欧美企业的过程中,以改良生产技术和产品开发为基础,以防卫和获得交叉许可为主要目标,大量地申请、获权。近年日本企业的获权战略则实现了从的转变,不再挤入所有领域,而是在重要领域与对手企业就研发展开激烈的竞争中,构建更强大的专利网,在申请专利、获权面的选择和集中方面进行竞争。

  在当前企业活动的国际化浪潮下,日本企业全球申请率(2004年约21%)逐年增长。但是,与欧洲的60%和美国的44%相比,仍属较低。从全球申请情况看,日本偏重于国内专利申请,2005年达86%,欧美和中国则均为五成左右。例如,日本申请人提交的内视镜相关申请占全世界申请总量的压倒多数,但在亚洲其它国家的此类申请却落后于美国。因此,日本加强实施在亚洲申请的拓展战略十分必要。

  JPO认为,为有效保护和应用其无形智慧,日本企业须按其经营战略选择申请专利还是保守技术秘密,由此构建企业知识财产战略。[Page]

  4、关于日本企业等知识财产工作

  2004年,日本企业知识财产工作费用总额由2003年的7,800亿日圆(约合519亿元人民币)增至9,200亿日圆(约合613亿元人民币),知识产权实施率却仅为48%。就知识财产经费如何有效投入,日本企业有必要根据《年度报告》制定包括申请战略、权利实施战略的知识财产战略,加强知识财产工作。2005年,日本大学及其技术转让机构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呈持续增长之势,达7,400件,较上年增幅高达60%

  JPO认为,为促进对知识财产的经营以及内部体制的完善,企业应通过任命知识财产战略负责人CPO,加强对知识财产相关预算和获权权限的统一管理。

 

  [1] 全球专利申请率:当年向JPO提交的申请亦向外国申请的比率,亦包含未经日本国内申请,直接向作为国际申请受理局的JPO提交的PCT申请。

  

  [2] 专利审定率:可授予专利的审查决定在当年审查结果中的比率。

 

相关文章
美国Ed Pool et al公司欧洲专利申请被驳回 11-11
日本修订《商标法》 11-14
WIPO报告显示专利申请呈现国际化发展趋势 11-18
日美欧拟实施专利互认制 11-21
美国最高法院宣布介入微软和AT&T之间专利诉讼案 11-21
网站创始人
个人简介:(学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个人简介:(实务)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ICP证号:京ICP备12039890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413号

技术支持:律师营销网  您是网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