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 时间:2011-10-26 阅读数:
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机制,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深化跨地区跨部门执法协作。完善“网上衔接、信息共享”机制,加快部际监管数据共享机制建设。强化企业监管和市场监管,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加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平台建设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受理机制,建立举报投诉奖励制度。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监督和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工作。
专栏1:知识产权执法保护能力建设工程
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健全省、市、县三级专利、商标、版权、农业、林业行政执法和服务体系,建立执法维权网络,增加执法人员编制,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支持100家地方知识产权局实施“5·26”工程。遴选200家司法机构、研究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进入全国专利保护重点联系机制。
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继续推动由知识产权审判庭集中审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试点,完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制度,提高审判和执行效率。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审判机构,大力充实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实施“三五工程”,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基层基础建设。
加大知识产权执法监督力度。制定年度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发布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研究制定知识产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健全考核及督查督办制度,完善部门间重大案件联合督办和沟通移交机制。研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诚信档案及重点监控名单制度。
加强国际贸易投资中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中心发布知识产权海外预警和指导信息,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能力建设和专题分析研究,进行保护知识产权海外宣传,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专家库、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和重大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等,搭建政府、企业、行业(商)协会、中介组织共同参与的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平台。
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实施专利产业化推进工程,打造国际知名品牌,繁荣发展版权相关产业,建设产业化基地,推动知识产权转化实施。实施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促进工程,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深入开展中华老字号保护与促进工作。
专栏2:知识产权运营促进工程
项 目 |
主要内容 |
国家专利产业化推进 |
结合国家级产业化集聚区、基地建设,深入推动专利产业化工程。培育50个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产业化基地、30家产业专利联盟及相关运营实体。 |
国际知名品牌创建 |
推进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工作,力争使示范城市达到100个,示范企业达到100个。创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探索建立重点产业集群品牌基地,加强民族自主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 |
版权相关产业繁荣发展 |
扶持一批优秀作品的创作和市场运用。建立3-5个集评估、质押、投资、融资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版权交易平台。办好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等重大版权交易展会。培育推出5-10个版权示范城市;3-5个国家版权贸易基地;5-10个版权相关产业发展基地;3-5个科研教学基地和100个版权保护示范单位。 |
植物新品种转化运用 |
筛选一批优良植物新品种,纳入各级科技推广示范工程,支持建立20家具有自主植物新品种权的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建设植物新品种保护测试机构和保藏机构,完善2家测试分中心,新建5家专业测试站,加强野外监测基地和保藏机构的能力建设。 |
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认定标准。分期、分批选择一批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建立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建设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交流站、派遣知识产权特派员等方式,对企业各个知识产权工作环节设立专项培育计划。在同等条件下,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优先给予财税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