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青教授接受《鹤鸣报》专访(二)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 时间:2012-11-22 阅读数:
鹤鸣报—专访
2012年11月
1. 冯老师自从您在人民大学法学院学习知识产权到现在从事知识产权方面的研究,二十多年过去了,您觉得我们国家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什么样的变化?
答:这二十多年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无论从知识产权法制建设、学术研究、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看,都有体现,而最重要的可能是知识产权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家经济社会生活中极大地提高了。以法制建设为例,二十多年前,国家虽然先后颁行了知识产权几部专门法律,但总体上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还不够完整,很多国际公约没有参加。再以学术活动为例,当初我们在人民大学法学院学习知识产权专业之时,知识产权方面的专著和教材屈指可数,现在则可以说是大型书店甚至开了好几个专柜,从事知识产权方面研究的学者也比原来大为增加。同时,社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也不断增强;更主要的是,在国家和政府层面上,知识产权的地位被提高国家战略的层次,知识产权由只强调保护到强调全方位实施战略,这些当然也反映了知识产权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地位日益提高的现实。
2. 您曾经多次赴德、日、加拿大和我国台湾地区访问,在您访问期间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答: 我对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的活动基本上是涉及知识产权方面的学术访问或研究。以在德日加为例,感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知识产权问题,民众的知识产权意识也较强。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方面,这些国家制度规范比较严格,有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举一个例子吧。我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期间,经常要去图书馆查阅和复印资料。图书馆的复印机是自助的,就是你自己购买复印费(也是通过操作机器完成的),自己手动复制。当打开复印机时,有几行醒目的字出现于眼帘,大意是:根据加拿大版权法第*条规定,您不得复印一整本书或者正本杂志,也不得┄。而在中国,复印整本书的现象很普遍,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也尚未见到这方面纠纷案例。到这些国家访问、交流,还感觉到知识产权是一个国际性问题,需要增进学术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国际交流与合作。比较而言,我国这方面仍然不够,在主流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制定中话语权自然有待提高。还有个印象是,德国的马普学会(位于慕尼黑)是一个名震世界的知识产权机构,那里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知识产权学术中心,经常有来自全球的知识产权界“大腕”去交流。能够做到这一步,这肯定有其独特经验。我通过考察和思考发现,国际上这些著名的知识产权学术机构,都是国际知识产权学术交流中心。如果我们(比如我校)能够也建立起独特的知识产权学术平台,通过借鉴国际著名知识产权学术机构的经验,创建为国内国际知识产权学术交流中心,我想也可能实现创建国际一流知识产权机构的目标。这将不仅能够提高我国知识产权学术研究和交流在国际上的地位,而且能够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3.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美国采用物权法模式,德国则采用贸易份额模式。有人认为相较而言我国的保护门槛太高,对此您怎么看?
答:应当说,尽管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一直是19世纪末以来重要的国际趋势,而且有不断加强的取向,但各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制度方面仍然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总体上,与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分野相应,知识产权保护也大致可以这样分野,当然两者也存在融合趋势。美国、德国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就分别代表了英美和大陆法系的特色。就我国而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下,知识产权保护不能一味跟随发达国家走,尽管融入国际保护环境中是不变的原则。认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门槛太高,可能有些偏见或者不够全面。事实上,在当代,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寄存在保护不足的问题,也存在一定的保护过度的问题(例如跨国公司在华知识产权滥用问题)。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和标准,总体上而言,应当是在遵循我国参加或者批准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规定的要求和水平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确定适当的保护水平。为此,可利用国际公约的选择性条款,研究如何适应中国具体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水平,而不能一味强调国际标准,特别是高标准保护。
4. 以前您讲过学习知识产权法的学习要注重实践和应用,那目前在教学的过程中,您认为我们学校还有那些需要改善的地方?
答:我在很多涉及知识产权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场合确实讲过,知识产权专业或课程的学习除了重视理论修养外,也需要高度重视实务训练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目前,包括我校在内,知识产权法学习仍然是立足于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的讲授,实务训练方面的实践仍然比较欠缺。当然,也有做得不错的地方,如我校知识产权法律诊所据说是我国第一个知识产权法方面的法律诊所。不过,由于接受的学生非常有限,大多数学生仍然没有机会进行实务训练与熏陶。个人认为,需要改进对策如:(1)教师在思想上重视对知识产权实务的学习,课堂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的阐述与讲解,也要关注知识产权重大疑难案例和热点事件,引导学生思考;(2)筛选并提供典型案例供大家学习与研究,例如最高人民法院2008年公布了改革开放以来100个典型案例就值得研究;(2)学生成立知识产权实务研究小组,针对教师提供的不同案例,开展自主性学习与研究;(3)聘请实务专家来到课堂讲授,当然这需要与学校有关部门(如教务)沟通,以解决相关问题;(4)安排学生旁听典型知识产权案件,熟悉知识产权审判流程。
5. 以目前知识产权领域存在的问题为契机,对未来有志于从事知识产权领域的在校本科生您提一点指导性的建议。
答:知识产权目前成为一门显学,选择该专业方向很有前景和市场。有意在这方面造诣的我同学,可以在学习阶段多学习和研究知识产权问题。主要建议如:(1)多看一些知识产权方面权威著作,如国内知名知识产权专家的代表性著作;(2)注重必要的实务训练,如讨论典型知识产权案件和热点事件,适当旁听典型案件;(3)进行适当的科研训练,如撰写知识产权专题文章;(4)积极参加学校和校外相关知识产权学术活动,如中国政法大学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就组织了系列知识产权学术沙龙活动,学校也经常邀请国内外知识产权专家来校讲座,其他学校也经常有知识产权学术活动;(5)和知识产权学者建立学术联系,接受他们的学术指导和建议。当然,具体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处理。总体说来,最重要的事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关注,对知识产权理论和实践问题勤于思考,并积极参加相关知识产权学术活动。
- 个人简介:(学术)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 个人简介:(实务)
-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 通讯处:(Zip:10008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