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红艳、谢蓉、付继成、郑政蓉(中国政法大学)
冯晓青知识产权网
著作权声明
本数据库依照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享有汇编作品著作权。未经著作权人书面许可,请勿利用网络或非网络形式复制、转载、传播等,以免引起著作权纠纷。
著作权
一、著作权法总论
(一)著作权的经济学思考
1. 廖丹(冯晓青).著作权制度的经济学思考.湘潭大学.2003
2. 李军育(齐欣).著作权保护及其成本收益分析.天津财经学院.2003
3. 林锋(史晋川).版权的社会福利问题与掠夺性定价.浙江大学.2002
4. 朱慧(史晋川).版权的法律经济学研究.浙江大学.2002
(二)著作权法利益平衡理论
1. 张巍婷(张志林).数字环境下我国版权保护利益平衡机制研究.北京印刷学院.2007
2. 张翼腾(丁丽瑛).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利益平衡机制研究.厦门大学.2006
3. 许雅岚(徐瑄).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的平衡机制.暨南大学.2006
4. 刘瑾(廖志刚).论著作权法中的利益平衡.西南政法大学.2006
5. 王丽 (吴双全).著作权利益均衡机制研究.兰州大学.2006
6. 梁雷鸣(袁冬娥).版权与表达自由之关系及其冲突协调机制.华中科技大学.2005
7. 袁芳(吴永臻).图书馆版权利益平衡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河北大学.2005
8. 熊艳玲(冯晓青).论版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共享的利益冲突及平衡.湘潭大学.2004
9. 钱锋(叶明).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矛盾冲突及对策研究.东南大学.2004
10. 华海英(刘可静/况能富).图书馆版权平衡理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3
11. 陈军(张耕).著作权保护中的利益平衡.西南政法大学.2002
12. 程慧平(黄勤南).数字技术条件下版权法对私权保护贯彻利益平衡原则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1
(三)著作权制度的历史发展
1. 赵丽萍(林明).
《大清著作权律》研究.山东大学.2007
2. 苏丹(吕丽).中国古代版权保护考析.吉林大学.2007
3. 喻洁(宋哲新).数字化语境中版权问题研究.天津财经大学.2006
4. 赵永平(李丽英).国际版权制度的新发展及对我国的挑战.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5. 赵永平(汪金兰).TRIPs视野下的中国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安徽大学.2003
6. 温晓红(刘瑛).互联网环境下有关版权问题的探讨.中国政法大学.2003
(四)其他
1. 郑晓乐(范并思).现代版权制度下的社会信息保障.华东师范大学.2005
2. 赵攀(刘瑛).论著作权的合理性.中国政法大学.2005
3. 肖俊(丁丽瑛).现代著作权法中的思想与表达两分法原则.厦门大学.2005
二、著作权的客体
(一)文字作品
1. 简祯(周安平).义务教育教材版权保护可行性研究.西南大学.2007
2. 姚洪军(沈致和).纪实文学著作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5
3. 徐东沂(王兵).时事新闻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清华大学.2005
(二)音乐作品
1. 吕夏(段秋关).反盗版:中英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比较.西北大学.2005
2. 张亚宁(王晓川).论MTV著作权及其保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3. 谢莹(陈传夫).论数字时代音乐版权的保护与调节.武汉大学.2004
4. 李俊红 (张今).MP3音乐著作权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2
(三)图形作品
1. 刘玉梅(林秀芹).服装设计的著作权保护.厦门大学.2006
(四)美术、摄影作品
1. 任石(秦茂玲/刘弘).线条画风格转换方法及其版权保护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7
2. 唐蓉(曾彤).建筑作品著作权若干问题探析.四川大学.2006
3. 荣如侠(丁文英).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内蒙古大学.2006
4. 高赟燕(丁丽瑛).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研究.厦门大学.2006
5. 岳云(傅鼎生).摄影作品著作权若干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学院.2005
(五)电影作品
1. 薄怀涛(刘瑛).电影作品著作权及反盗版初探.中国政法大学.2005
(六)模仿作品
1. 朱桦(寿步).稽模仿之著作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7
2. 郝红梅(寿步).从“馒头”案谈著作权的网络侵权.上海交通大学.2007
3. 刘慧敏(李建华).论模仿讽刺作品的版权法保护.吉林大学.2007
4. 刘少荣(谷祖雪).临摹作品的著作权问题研究.厦门大学.2006
三、著作权的内容
(一)著作人身权
1. 何莹(廖志刚).论版权贸易中精神权利的协调.西南政法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