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标理论研究现状探析——以1994-2011年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基础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 时间:2012-10-02 阅读数:
冯晓青 彭茗慧
原载《中华商标》2012年第6期
提要:本文以我国商标理论研究领域的硕博士论文为视角,将我国知名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作为主要的数据基础,通过合理、科学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1994年至2011年的商标理论研究硕博士论文进行深度分析。从年份分布、关键词信息统计、研究主题分布以及学位颁发机构分布等多层面,对我国历年的商标理论研究硕博士论文进行统计、评析,总结学理研究的现状之特点,以获知商标理论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学位论文、商标研究、数据分析
商标,作为一种事实使用在我国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追溯到宋代刘家针铺在功夫针上使用的“白兔”标志。我国商标立法最早可见于清朝末期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建国以后,我国第一部商标法于1982年颁布,并分别于1993年、2001年进行了两次修改,目前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正在进行。商标保护制度也随着立法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商标作为理论研究对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商标的研究文献也越来越多。我国硕博士学位论文作为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商标领域理论研究的不断成熟,其数量也不断攀升。从一定意义上说,有关商标方面的硕博士论文特别是博士论文反映了我国商标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向和研究水平。因此,在今年新中国商标法颁布30周年纪念之际,以我国近些年来商标领域硕博士论文为研究对象有其独特的意义。
一、研究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笔者以中国知网的博士全文数据库、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所有论文为数据基础,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软件NoteExpress,分别以“商标”为主题和关键词对该数据库内所包含的397家培养单位的15万多篇硕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检索,考虑到法学教育高校中有部分高校的学位论文未能录入该库,笔者参考了“冯晓青知识产权网”中“全国知识产权博士论文索引2010版”和“全国知识产权硕士论文索引2010版”的索引数据,并搜集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律图书馆”对该校学位论文的数据。经筛选,并且排除了不相关文献以及重合文献之后,最终获得以商标为研究主题的20篇博士学位论文和1745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知识产权文献及信息资料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0&ZD13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冯晓青(1966-),湖南长沙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彭茗慧(1987-)湖南邵阳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篇硕士学位论文作为本文的研究分析的数据对象。
本文以NoteExpress数据分析软件、Excel和Word等软件作为分析工具,对既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形成相应的表格和图表。通过相关数据,对文献的年分布情况、机构分布情况、关键词、研究方法与研究热点做相关分析,并得出结论。
二、数据分析
(一)年份统计分析
在对1745篇硕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年份分布信息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得出表一。
表一 我国商标研究硕博士学位论文年份数据统计
研究主题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
2002 |
2001 |
2000 |
1999- |
总数 |
博士 |
2 |
4 |
5 |
2 |
2 |
0 |
2 |
0 |
1 |
0 |
0 |
2 |
0 |
20 |
硕士 |
176 |
277 |
198 |
240 |
253 |
203 |
142 |
98 |
73 |
43 |
19 |
3 |
0 |
1725 |
总数 |
178 |
281 |
203 |
242 |
255 |
203 |
144 |
98 |
74 |
43 |
19 |
5 |
0 |
1745 |
比例(%) |
10.2 |
16.1 |
11.63 |
13.87 |
14.61 |
11.63 |
8.25 |
5.62 |
4.24 |
2.46 |
1.09 |
0.29 |
0 |
100 |
通过表一的数据可以获知,我国学位论文对商标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在2001年和2002年对商标完全缺乏理论研究,并且在之后的2004年和2006年,再次间歇性地出现研究空白的情况。硕士学位论文在2001年之后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时期,而在2011年增长趋势有所回落。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学位论文在20世纪末对商标领域的理论研究十分缺乏。这与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由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晚,知识产权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从20 世纪90 年代初才开始起步,在全国2000 多所高等院校中仅有不足1%左右的大学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在全国360 所具有法学院系的高校中仅有约占4%左右的大学能够培养知识产权专门人才。[①] 由此可见,在20世纪早期,我国的知识产权专业教育还在起步阶段,硕博士学位论文对知识产权制度范畴的商标相关研究也就相应比较缺乏。这反映了硕博士论文选题与相应学科成长和发展具有高度关联性的现实。
总览1994年至2011年间的学位论文对商标的理论研究情况,可以从图一中更加清晰地看出文献数量变化的趋势。
图一 我国商标研究学位论文数量变化情况
- 个人简介:(学术)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 个人简介:(实务)
-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 通讯处:(Zip:10008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