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请登录], 新用户?[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English
当前位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 知识产权论坛 > 专利法论文选登 >  文章

2005年我国专利法研究回顾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  时间:2006-08-25  阅读数:

 

闫文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本文原载《知识产权审判前沿》(第一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一、平常而又不平常的一年

 

2005年对我国专利法研究来说是看似平常实则不平常的一年。看似平常,是因为这一年中并没有重要的学说理论出现。实则不平常,是因为以下原因:第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如何使专利法充分发挥激励创新、保护创造的作用,成为今后专利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第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启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提出,推动着专利法研究的深入进行。第三,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启动。专利法修改的契机将推动理论和实务界对我国专利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修改我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提出建议。因此,2005年是我国专利法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

 

二、专利制度与自主创新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特别是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专利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围绕如何发挥专利制度对自主创新的作用,学者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有的学者分析了企业专利技术研究开发中的战略定位以及在企业专利技术研究开发中对专利战略的具体应用;[1]有的分析了专利制度对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健全与完善专利制度,促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措施;[2]有的对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运用专利战略提出了建议;[3]有的分析了在技术创新的扩散过程中专利法的作用;[4]有的从企业专利战略的内涵和作用出发,阐述了专利战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存的关系,对企业如何运用专利战略提出了建议;[5]有的分析了我国企业专利战略的不足,并提出了应对建议;[6]有的分析了专利法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论述了专利法在技术创新保护中的作用。[7]

 

三、专利制度与传统资源

 

为了对抗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明显优势,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保护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的主张。我国是一个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艺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研究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艺的具体方案,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订,是我国知识产权界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几年来,我国知识产权界人士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2005年这一课题的研究更加深入,国家知识产权局还专门举办了传统知识与遗传资源保护专题征文活动。2005年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宏观制度设计方面。在宏观制度设计方面,学者对如何将现有知识产权制度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结合进行了探讨。例如,有人对国际公约与传统知识保护的关系进行了探讨,[8] 有人对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及遗传资源保护模式初探提出了建议,[9]有人论述了对传统知识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行性,[10]有人提出了利用专利制度保护传统知识的构想。[11]第二是遗传资源的保护方面。遗传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而利用这些遗传资源开发出的新产品专利基本上全部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发展中国家对遗传资源保护的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遗传资源的提供者如何分享专利权人的利益,二是专利权人如何披露遗传资源的来源。对于这两个问题,我国学者在2005年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2]第三是中药的专利保护方面。中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知识,如何利用专利制度对中药进行保护,是知识产权界和中医药界所关心的问题。对此,有人对我国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传统医药的策略提出了建议,[13]有人分析了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了分类保护的建议,[14]有人对我国中药专利保护的成效进行了总结,[15]有人提出了完善我国专利法中药创造性标准的建议。[16]

 

四、专利权滥用的规制

 

在高新技术领域,外国大公司垄断绝大部分重要专利。这些大公司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方式,强化新的贸易壁垒,制约着发展中国家企业在相关领域的生存和发展。2002年,掌握DVD核心专利技术的3C6C等联合起来向中国的DVD生产企业收取专利使用费。该事件引发了对我国如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进行研究的热潮。2005年,我国知识产权学者继续关注这一课题的研究。有人对其他国家规制专利权的做法进行了介绍,[17]有人对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18]而更多的人对通过完善反垄断法规制专利权滥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19]

五、专利保护

 

专利保护是专利制度的核心,是实现专利法价值目标的重要保证。2005年在专利保护方面有两本较有影响的专著问世。一本是尹新天先生的《专利权的保护(第二版)》[20],该书对专利保护范围的确定和专利侵权行为的认定等从理论和实务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另一本是程永顺先生的《中国专利诉讼》,[21]该书“是一部以深刻的理论分析总结作者20年审判专利案件实践的应用法学精品”。[22]另外,最高人民法院20057月做出的(2005)民三提字第1号民事判决书是一件对专利保护具有重要影响的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在判决中提出:“本院不赞成轻率地适用所谓‘多余指定原则’。”有人认为,这说明多余指定原则在我国专利侵权判定原则体系的历史使命正面临终结。[23]

我国专利保护主要靠人民法院的专利审判来完成。对专利审判中有关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专利法研究中的重要内容。2005年,知识产权界人士特别是从事专利审判的法官对专利审判中的很多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利侵权判定方面,有人对专利侵权判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24]有人对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判定的标准进行了探讨,[25]有人对专利侵权判断中的等同原则和多余指定原则进行了探讨,[26]有人对公知技术抗辩和先用权抗辩问题进行了探讨。[27]二是专利侵权的赔偿数额方面,有人探讨了损失额的确定方法,[28]有人探讨了一种产品多项专利侵权的赔偿责任的确定。[29]三是专利诉讼程序方面的,对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方法专利侵权的举证责任、销售者的举证责任、被告的举证期限等。[30]四是假冒专利罪方面,有人对假冒专利罪的认定进行了分析,对完善立法有关规定提出了建议。[31]

五、专利保护的新客体

专利是技术与法律的结合。技术的发展使专利法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专利法如何对一些新的客体进行保护。2005年专利界讨论的“新客体”主要有:计算机软件、商业方法和基因等。当然这些并不是“绝对的”新客体,而是几年前就已经出现并一直被讨论着的。在计算机软件方面,有人对美国通过专利法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做法进行了介绍和评论,[32]有人对用专利法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33]有人则探讨了计算机软件专利的授权条件。[34]在商业方法专利方面,商业方法专利近几年来一直是专利界讨论的热点话题。2005年仍有很多人士探讨这个问题。从研究的内容看,有是否使用专利法保护商业方法软件的争议,[35]有如何使用专利法来保护商业方法软件的分析,[36]有如何确定商业方法专利保护范围的探讨,[37]等。在基因专利方面,有人从伦理方面对基因专利进行了探讨,[38]有人从法律方面对基因专利进行了探讨,[39]有人对完善基因保护的法律机制提出了建议。[40]

纵观2005年,我国专利法研究所涉领域广泛,内容丰富,上面所提到的只是几个主要方面。专利法的研究在关注国际热点问题、跟随国际发展趋势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对我国特有问题的探讨。但是,与其他比较成熟的法学部门相比,专利法的研究在体系化和理论化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面对保护传统知识和促进技术进步的重任,借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订的机遇,专利法的研究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有更大的收获。



[1]冯晓青:《企业技术创新与专利战略之探讨》,载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5 08



[2]江巨鳌、易宣、何少波:《论专利制度及其对科技创新的作用》,载《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03



[3] 华鹰:《论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专利战略》,载《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4期。



[4]高明亮:《论知识产权法与技术创新的扩散》,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S1



[5]魏纪林; 龙丹; 魏芳; 李序南:《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战略初探》,载《法学杂志2005 04



[6] 王浩:《我国企业专利战略的不足与应对》,载《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06期。



[7] 陈玉凤:《专利权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载《商业研究2005 04;苟吉芝:《专利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保护》,载《企业活力2005 05



[8] 李明德:《RIPS协议与〈生物多样性公约〉、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的关系》,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期。



[9] 张清奎:《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及遗传资源保护模式初探》,载《专利法研究2005》,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10] 古祖雪:《论传统知识的可知识产权性》,载《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2005年会论文集》。



[11] 宋红松:《中国专利法与传统知识保护》,载《中国专利与商标》200502期;徐家力:《论传统知识的专利保护》,丁丽瑛:《技术性传统知识保护与专利权的授予》,以上两文载《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2005年会论文集》。



[12] 薛达元、林燕梅:《物遗传资源产权理论与惠益分享制度》,史学瀛、杨新莹:《生物剽窃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龙文:《社区传统资源利益分享机制研究》牟萍:《论专利申请中生物遗传资源来源的披露》,以上四文载《专利法研究2005》,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田文英、潘峰:《试论专利枢架遗传资源来源公开的利益分享实现途径》,杨远斌、朱雪忠:《专利申请中遗传资源来源的披露问题研究》,以上两文载《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2005年会论文集》;尚志红:《人类基因提供者利益分享实现的构想》,载《法学杂志2005 02;孙昊亮:《对基因原材料提供者的利益保护》,载《法学杂志2005 04;严励、何俐:《遗传资源提供者的专利法保护思考》,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06



[13] 黄玉烨:《浅谈中国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策略》,载《科技与法律 2005 03;雍海英:《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探讨》,载《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 05



[14] 陈丽、孙利华、金丹凤:《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载《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 06;金志海:《中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载《知识产权2005 01



[15] 宋江秀:《我国中药专利保护的成效及引发的思考》,载《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5 03



[16] 雍海英、高山行:《我国中药专利创造性的现状分析》,载《中草药》200506期。



[17] 宁立志; 胡贞珍:《美国反托拉斯法中的专利权行使》,载《法学评论2005 05



[18] 王先林:《在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分析》,载《知识产权》200506期。



[19] 王先林:《略论竞争法对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载《中华工商管理》200504期;宁立志:《论反垄断法对专利权行使的规制》,载《法学杂志2005 01;焦小丁:《浅析专利权滥用之反垄断规制》,载《理论界2005 03;韩赤风:《DVD事件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思考》,载《法商研究2005 03;乔 生,陶绪翔:《我国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思考》,载《现代法学》200501期;陈智伦:《专利垄断的界限与专利权滥用》,杨巧:《专利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以上两篇均载于《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2005年会论文集》;赵启杉:《论对技术标准中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反垄断规制》,载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文丛》第12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7月版。



[20]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4月出版。



[21]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5月出版。



[22] 郑成思:《〈中国专利诉讼〉序(二)》。



[23] 刘国伟:《多余指定原则的终结》,http://www.chinaiprlaw.cn/file/200602267135.html



[24] 黄德标:《浅论专利侵权判定的几个原则》,载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编:《第八届全部部分省市知识产权审判理论研究会论文集(二)》;曹波:《论知识产权侵仅行为的判定》,载《山东审判》200501期。



[25] 董红海:《中美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比较——基于美国外观设计案例的分析》,载《知识产权2005 04;张晓都:《美国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标准》,王小林、石磊:《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初探》,以上两文载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编:《第八届全部部分省市知识产权审判理论研究会论文集(二)》。



[26] 魏玮:《等同原则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的适用与利益平衡》,载《法律适用2005 03戴颖杰:《浅谈专利侵权诉讼中等同原则的适用》,载《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04;李俊:《试论专利案件审理中多余指定原则的适用》,载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编:《第八届全部部分省市知识产权审判理论研究会论文集(二)》。



[27] 刘国伟:《谈公知技术抗辩原则的适用》,徐中强:《关于先用权若干问题的研究》,以上两文载《中国专利与商标》200501期;韦晓云:《专利侵权中先用权抗辩问题研究》,载《电子知识产 2005 02;顾韬:《对在先专利抗辩的理解》,载《人民司法》200512期。



[28]李磊明:《论厘定损失额的考量因素——《专利法》第60条的理解与适用》,载《法律适用2005 05



[29] 姚兵兵:《谈一种产品多项专利侵权案件中赔偿责任的确定》,载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编:《第八届全部部分省市知识产权审判理论研究会论文集(二)》。



[30]卢山:《论方法专利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载《电子知识产权2005 02;姚建军:《销售专利产品侵权赔偿的举证与认定》,杨丽霞:《从一起专利侵权诉讼谈被告举证期限与管辖导言期间的冲突与解决》,以上两文载载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编:《第八届全部部分省市知识产权审判理论研究会论文集(二)》。



[31] 周详、曹刚:《“实质的”假冒专利、法律的“明文”禁止与相反法条的重构》,载《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2005年会论文集》。



[32] 李明德:《美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法研究》,载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文丛》第12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7月版。



[33]崔国斌:《“计算机+程序”的可专利性分析》,载《法学杂志2005 06;崔国斌:《专利法上的抽象思想与具体技术 ——计算机程序算法的客体属性分析》,载:《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03期。



[34] 李群河、王明中:《论计算机软件专利审查标准及影响》,载《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02期。



[35] 张平:《商业方法软件专利保护:美国的实践及其启示》,载《法商研究2005 04;柯冬英; 俞静尧:《网络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研究》,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02;万小丽、苏芳荔:《质疑电子商务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制度》,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07期;张炳生:《法律适用 2005 03



[36] 臧洪涛; 陈树增:《浅论商业方法软件专利的保护》,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 03;逯长明:《商业方法类程序专利保护的处理方法》,载《电子知识产权2005 04



[37] 向高飞:《商业方法专利侵权行为研究》,载《电子知识产权2005 10



[38] 刘俊荣:《基因专利争议的伦理诠释》,载《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02期;



[39] 周莳文:《基因技术专利保护问题研究》,载《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期。杨帆:《基因序列的可专利性研究》,载《基因专利保护的利弊分析》200502期;孙昊亮:《基因专利保护的利弊分析》,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期。



[40] 黄辉、潘睿、吴建国、卢建华:《我国基因研究与专利保护问题对策分析》,载《科技管理研究200507期。





相关文章
日本专利法的历史发展
论商业方法软件专利保护的创造性标准——美日欧三方专利审查之比较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授予专利权质疑
中国专利制度急需根本性变革
关于专利池的过往研究
网站创始人
个人简介:(学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个人简介:(实务)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ICP证号:京ICP备12039890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413号

技术支持:律师营销网  您是网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