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机遇:中国入世10年的知识产权事业
来源:《知识产权》 作者:吴汉东 时间:2012-12-25 阅读数:
入世10年,是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巨变的10年。10年间,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从“逼我所用”到“为我所用”,从遵守国际规则到推动制度变革,中国知识产权事业步入一个新的重要的历史时期。
入世10年,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制带来的压力:一是以国际贸易体制为框架,推行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定)为核心的当代国际公约所确定的“最低保护标准”,体现了权利的高度扩张和权利的高水平保护,更多地顾及和参照了发达国家的要求和做法。质言之,现今的最低保护标准即立法一致性标准,绝不是低水平,它在一些方面超越了发展中国家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应该看到,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国际经贸体制的一体化,国际上已经形成一种有效防止保护领域和保护程度下降的“棘齿机制”[1]。二是以执行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为后盾,推行高效率的知识产权保护。TRIPS协定改变了以往一些国际公约的“软法”[2]惯性,首次将原本属于国内立法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序措施,转化为公约规定的国际规则,从而使它与实体规范一起成为各缔约方必须严格遵守的国际义务。这一变化,使得以往难以实施的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具备了相当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有学者形象地称TRIPS协定为知识产权保护“安上了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牙齿”。[3]发达国家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国际强制力,将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绑定在国际贸易体制之上。
我们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既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体制的先决条件,也是发达国家维护其贸易优势的法律工具。10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与对外贸易在国际社会遭遇诸多艰辛: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最多的国家,企业在WTO机制下遭遇的海量知识产权诉讼、发达国家制造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非关税壁垒等已成为国人心中之痛。但是,我国在这10年一路前行,以自己迅猛发展的经济成就,成为WTO舞台上的关键“角色”:生产总值从入世前的世界排名第6位跃升到第2位,以19. 8%的份额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工业制造国,并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贸易国。
入世10年,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与政策运作方面,立足主动,抓住机遇,取得长足的进步,我们已经站在战略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立足本国发展,将知识产权制度作为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抉择。这10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运行总体来说是健康的,正效应是明显的。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技创造能力提升,跻身专利申请大国行列。2010年,中国年度专利申请量已突破百万件,达到122. 2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39. 1万件,居世界第二位;且申请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例由1985年的 37%上升到2010年的74.9%;不少发明专利质量很高,诸多专利技术在日内瓦、伦敦、巴黎等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二是品牌创建能力提高,商标注册申请量全球第一。2010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达100. 3万件,创历史最高,连续9年世界第一。我国商标注册累计申请821. 3万件,累计注册商标554. 5万件,有效注册商标448. 1万件,均居世界第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0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评价,中国商标申请在全球“逆势而上、一枝独秀”。
三是文化创新能力增强,版权产业发展势头良好。1998年包括图书、报刊、音像、软件在内的版权业产值达到1433亿元,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而到2009年所占比例已超过6.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5.6%。
四是其他知识产权获取能力加大,带动相关产业健康发展。我国农业植物品种权申请数量正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年申请量从2004年起进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员排名前四名;地理标志保护为农副产品带来的附加值达到产品价格的10%~20%,截至2010年,我国已对1949个地理标志进行了保护,涉及产品价值近8300亿元[4];布图设计专有权制度的建立,推动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2007年中国半导体芯片制造业产能较2000年增长85.9%,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居全球之首。
入世10年,只是中国21世纪发展的一个阶段。展望未来,在国际经济形势与竞争格局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中国如何有效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把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机遇,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致力中国创造,实施专利战略,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科技之争是国家实力较量的表现形式,而技术专利则是国家科技竞争的关键要素。在专利战略实施的政策目标中,我们不仅要考虑专利的数量和规模,更要注重专利的质量和效益。也就是说,要提高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专利的拥有量,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激励中国创意,实施版权战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当今世界,文化之争已经成为国家实力竞争的新态势,而版权产业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成为国际竞争和国际贸易的隐形附随品。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在于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是树立中国形象,实施商标战略,提升国家品牌影响力。通过知名品牌提升国家影响力,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方略。因而,中国形象的确立,有赖于中国品牌的营造,而品牌中国的营造,取决于企业知名品牌的创建。知名品牌的背后,往往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一个有经济实力的城市、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知名品牌的拥有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多的国家往往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
人类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已有20多个国家进入到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国也要在2020年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发展知识产权事业,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品牌影响力,是中国走向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注释】
[1]参见蒙启红:《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棘齿机制》,载《经济理念研究》2007年第1期。
[2]参见孙皓琛:《WTO与WIPO: TRIPS协议框架中的冲突性因素与合作契机之探讨》,载《比较法研究》2002年第2期。
[3]Tuan N Samahon, TRIPs Copyright Dispute Settlement after the Transition and Moratorium: Nonviolation and Situation Complaints against Developing Countries, 31 Law&Pol’ y Int’ 1 Bus. 1055.
[4]数据来自《第二次全国地理标志调研报告》,http://county.aweb.com.en/
- 个人简介:(学术)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 个人简介:(实务)
-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 通讯处:(Zip:10008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