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专利工作发展的指导意见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 时间:2015-03-02 阅读数:
马鞍山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专利工作发展的指导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为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推动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现就加快推进全市专利工作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专利与金融结合,促进专利技术的实施与转化,加强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着力在推动城市专利创造、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培育重点产业专利核心竞争力和打造知识产权优势产业等方面实现突破和发展,为开创我市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17年,我市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全面提升,专利制度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专利工作综合能力位居全国同类城市中上水平。
--专利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000件和500件,全市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件;申请PCT专利数量有较大增长;培育100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00家科技型企业实现发明专利申请“清零”;在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等我市优势产业领域形成一批核心技术专利。
--专利运用能力大幅提升。加强我市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建设,积极促进我市专利技术展示与交易;推动专利与金融结合,专利质押融资达到1000万元以上,专利投融资实现新突破,探索开展专利保险、专利收储运营等;建设专利转化基地,推进专利转化及产业化。
--专利保护状况明显改善。专利行政执法能力有效加强,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协调运作机制更加健全,专利侵权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马鞍山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进入国家级中心,市、县区(开发园区)两级维权体系进一步协调运转,企业专利维权和涉外应诉能力显著提高。
--专利管理和服务全面加强。专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设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成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数据库,建立全市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专利代理、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三、重点工作
(一)培育专利优势产业。加大对钢铁、重卡汽车等我市优势产业专利工作的支持力度,重点在火车轮、特种钢材、发动机、变速箱、汽车底盘等方面,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核心专利;建立我市优势产业专利信息数据库,开展专利分析及预警工作,明晰我市优势产业创新发展路径;鼓励马钢、华菱等我市骨干企业积极牵头组建或参与国内铁基新材料、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专利池构建,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掌握话语权。
(二)打造专利优势企业。进一步强化指导与服务,推进全市企业专利申请倍增,重点培育10家以上专利申请超百件企业,实现500家科技型企业发明专利“清零”;实施企业专利联络员制度,示范推行“国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全面提高企业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与水平。
(三)推进专利转化及产业化。加强我市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建设,定期发布企业专利技术需求目录和科研院校专利技术转化目录,促进专利交易和转化;推进我市专利转化基地建设,支持有市场前景的非职务发明转化,创办企业;每年市科技计划选取10家企业进行专利产业化资助,支持企业快速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和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专利,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示范带动我市专利产业化发展。
(四)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完善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专利信息服务网络,促进专利信息在技术创新和经济活动中的有效利用;支持县区(开发园区)结合产业布局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分平台,助推当地主导产业发展;鼓励引进国内外优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重点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商用化、咨询、培训等方面服务。
(五)强化专利保护工作。加强执法队伍和条件建设,提高执法能力;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专利保护专项行动,加大展会专利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重复侵权、群体侵权等恶意侵权行为,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权代价;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着力营造鼓励发明创造的法治环境,激发城市发明创造活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专利工作,把专利事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谋划部署;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科技、商务、金融、教育等相关部门要明确工作责任,密切沟通与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县区(开发园区)和有关部门要制定年度推进计划,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全面实现各项工作目标。
(二)出台激励政策。强化经济、科技、商务等工作中的专利导向,出台促进专利事业的政策措施;开展马鞍山市专利奖、马鞍山市优秀发明家等评选活动,对获奖项目和人员给予奖励;鼓励企业建立激励发明创造的奖励和分配制度,采取专利入股、员工持股、期权等多种分配形式激励发明创造。
(三)强化财政投入。市财政、县区(开发园区)要增加对专利工作的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信贷为支撑、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市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科技、商务等部门在安排相关专项资金时,也要注意向专利事业倾斜。
(四)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县区(开发园区)专利管理体系建设,配备专人开展工作,形成协调有序、联动有力、齐抓共管的专利工作新格局;鼓励和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具有专门人员、制度、资金的专利管理体系。
(五)开展考核评价。推动企事业单位将专利产出和运用情况作为绩效考核和科技人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将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情况作为重大项目引进、立项、科技奖励评审的衡量指标,作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认定的重要条件,促进专利工作。
(六)建立评议制度。对使用财政及国有资金数额巨大、涉及国有资产数额巨大或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重大经济项目和各类重大科技项目,实施责任主体要进行知识产权可行性分析和评估,防止专利流失,避免专利侵权,减少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
(七)加强人才建设。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健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引进知识产权人才的政策优惠,鼓励专业人员报考专利代理人、建立企事业单位专利工程师评审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熟悉知识产权规则、适应竞争需要、懂技术、会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
2014年4月3日
- 个人简介:(学术)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 个人简介:(实务)
-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 通讯处:(Zip:10008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