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请登录], 新用户?[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English
当前位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 知识产权论坛 > 其他知识产权论文选登 >  文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1]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张 平[2]  时间:2009-03-15  阅读数:

 

摘要:WTO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协议)有条件的允许各成员采取技术性贸易措施实际上是允许合法的技术性贸易障碍的存在,并引导国际贸易保护从关税壁垒倒向了非关税壁垒。在非关税壁垒中由技术标准构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又是近年来国际贸易战的主要手段,各国纷纷制定国家的标准战略,市场主体也在打标准战略这张王牌。而标准战略在国际贸易中之所以如此有效则是因为知识产权被纳入了其中,尤其是专利技术成为技术标准的主要部分,证明商标成为技术标准的主要标识。

以私权为特征的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这类公共产品融为一体,其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何在?其运行的机制如何?其对我国的产业发展会有什么影响?这些正是本文所关注的。

 

关键词:技术标准       贸易壁垒       知识产权

 

 

Abstract

The Agreement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shorten as TBT Agreement) of WTO permits every country,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o take necessary technical measures to trade, which, in fact, allows the existence of legal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and leads the prot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rom tariff barriers to non-tariff barriers. The 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 made up of technology standard has been the main method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battles; thus every country formulates their national standard strategy in success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ubjects in markets regard standard strategy as “trump card”. It is because of the adop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at makes the standard strategy so effectiv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especially when patented technology has been made main part of technology standard and proof mark main logo to tha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haracterized as private right and the technology standard regarded as public production have been merged into each other. What is the legality and reason for its existence? What will its operating system be like? What kind of influence will it have on our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hat is what this essay focus on.

 

Key wordsTechnical barriers    Trade      Patent     Trade      Intellectual property

 

一、TBT协议下合法存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中的障碍性壁垒主要是指对国际贸易构成限制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为了促进贸易的自由化,WTO以及其前身GATT一直致力于降低或取消关税壁垒,不允许其成员在国际贸易中通过关税政策对其他成员有歧视待遇。但是对于非关税壁垒,WTO的规则中并没有完全限制,WTO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Agreement on 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 ,简称TBT协议)就留给各成员以相当程度的国内立法和政策制定的空间。在TBT中明确规定了一国或地区可以基于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及健康、环境保护、保护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正当原因或以贸易保护主义为目的而采取技术性贸易措施。这些措施主要以技术规定、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商品检验和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措施(SPS)、包装和标签及标志要求等一系列技术性措施反映出来,这些措施实际上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的障碍。从形式上看,TBT协定的本意是防止WTO成员设立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协定中规定的非歧视原则、协调原则、等效和相互承认原则、透明度原则就是对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的限制原则,但TBT协定有条件的允许各国采取技术性贸易措施实际上是允许合法的技术性贸易障碍的存在,并引导国际贸易保护从关税壁垒倒向了非关税壁垒。

由于各国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别,这一协定的差别作用也是明显的。发展中国家技术实力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在加入WTO之后,贸易门户完全被打开,原先所拥有的关税保护屏障被消除,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品的进口畅通无阻,本国的经济贸易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在高科技领域尚无参与国际贸易的竞争力,没有太多的高科技产品可以输出,很难引导或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对于传统工业领域的产品出口,又受到发达国家苛刻的产品质量要求的限制。实际上,在WTO的规则下发展中国家用于保护自己的关税壁垒已经被打破,但是发达国家依靠其强大的技术优势所形成的垄断却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竖起一道道技术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和高级形式,并已经成为影响21世纪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英国标准化专家T·R·桑德斯所著的《标准化的目的和原理》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这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后庇护所,是调节当今国际贸易的杠杆[3]

 

二、技术标准形成的技术壁垒

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之一的技术标准更是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瞄准的战略之一。贸易全球化、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国际标准的需求日益增长,采用国际标准,或者说是标准的国际化或标准的国际趋同,已成为全球普遍发展趋势。多年来,以英、法、德为主的西欧国家和美国,一直将很多精力和时间放在国际和区域标推化活动上,企图长期控制国际标准化的技术大权,并且努力地把本国标准变成国际标谁。[4] 欧盟是最先意识到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地区,欧盟成员国也是通过设置技术标准阻挡他国产品准入最多的国家,尤其在有关汽车、电机、机械和制药产业、家用电器方面更为明显。我国遭遇到的DVD事件和温州打火机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技术标准已经从过去主要解决产品零部件的通用和互换问题,更多地变成一个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壁垒,这种壁垒从传统工业产品到高新技术产品无所不在。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技术标准可以划分为法定标准de jure standards[5]和事实标准de facto standards[6]。法定标准是指经过标准化组织的法定程序确定、公告

、建立并管理的标准。比如

 ISOIEC或者区域标准化组织建立的有关国际标准;政府标准化组织(government standard setting organizations)或政府授权的标准化组织建立的标准。事实标准是指没有任何官方或准官方标准设定机构批准的情况下成功的使产业界接受它而形成的标准。虽然没有相关机构的选择,但是市场会像一个标准设定机构那样来筛选不同的技术,以实现各种技术之间的兼容性最优,标准化成本最小的目标。事实标准是企业在市场中通过大量使用而形成的公认的企业标准或行业标准。事实标准又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个企业或少数极具垄断地位的由于市场优势形成统一或单一的产品标准,典型的是美国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Intel公司的微处理器,得到世界公认,美国学者称之为“WinTel事实标准。但单个企业能够垄断当今市场的企业不多,所以,这一类标准很少。但是,这类标准一旦占领市场形成垄断的后果比较严重,今年初,在美国思科公司诉我国的华为公司一案中思科的私有协议实际上就是这一类事实标准,由于思科在互联网设备上的垄断地位,其私有协议事实上已逐渐演化为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在多数技术领域中,单个企业很难独霸核心技术,往往是实力相当的企业在竞争中不能彻底打败对方的时候,就开始合作,开始进行专利的交叉许可,最后形成企业联盟,对外发布联合许可声明,构成对整个行业的技术控制,从而形成另一类事实标准――企业联盟形成的事实标准,如DVD技术中的

相关文章
美国网络法律研究纵观
论高校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的培养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制
从“浏阳花炮”个案看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
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制度选择
网站创始人
个人简介:(学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个人简介:(实务)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ICP证号:京ICP备12039890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413号

技术支持:律师营销网  您是网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