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吴汉东 时间:2010-05-28 阅读数:
2008年第1期。
[28] 资料来源:WIPO,2001年。转引自代中现:《论保护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执法机制存在的问题》,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1期。
[29]参见WIPO 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on IP and GR, TK and F, Sixth Session ( Geneva, March 15 to 19,2004) , Revised version of TK poli-cy and Legal Options, p. 6.
[30]WIPO, Intellectual Property Needs Expectations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Holders, WIPO Report on Fact-finding Missions on IntellectualProperty and Tradional Knowledge (1998-1999) , Geneva, April 2001, p. 25.
[31]UNESCO, Conver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Nov. 16,1972 , art. 11.转引自严永和:《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1页。
[32]WIPO, Report of the Director General, Assemblies of the Member States of WIPO, September 22 to October 1,2009,http://www. wipo. int/meetings/en/2009/a_47/a47-dg-speech. html.
[33]参见前引[24],王鹤云、高绍安书,第25页。
[34]参见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
[35]参见前引[24],王鹤云、高绍安书,第31页。
[36]参见UNESCO:《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
[37]参见UNESCO:《国际文化合作原则宣言》(1966年)
[38] 参见UNESCO:《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
[39] 参见UNESCO:《伊斯坦布尔宣言》(2002年)
[40]参见前引[31],严永和书,第179页。
[41]S. v. Lervinski, Indigenous Heritage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Genetic Resources,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Folklore, Kluwer Law Intemational. P. 14.2004
[42]英国国际法学者斯塔克语。转引自李泽锐:《国际人权法论》,载《人权论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8页。
[43]徐显明:《人权主体之争引出的几个理论问题》,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5期。
[44]参见吴汉东:《国际变革大势与中国发展大局中的知识产权制度》,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2期。
[4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46]英国知识产权委员会:《知识产权与发展政策相结合委员会关于知识产权的报告》,第6页,http://www. iprcommission. org/graphic/chinese intro. htm.
[47]参见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
[48]参见参见UNESCO:《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
[49] 参见前引[24],王鹤云、高绍安书,第194页。
[50]参见前引[24],王鹤云、高绍安书,第194页。
[51]参见韦之、凌华:《传统知识保护的若干基本思路》,载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文丛》第8节,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165页。
[52]张玉敏:《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模式的选择》;杨巧:《论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载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年刊》2007年号,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123页。
[53] 有学者认为对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处于现行知识产权体的保护之外,它实际上归属于国际社会正在讨论的一个更为宽泛的权利系统—传统资源权”。参见龙文:《论传统知识产权权利的实现形式》,载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专利法研究》(2004年),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版。
[54]张钧:《文化法律保护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的文化权保护》,载《思想战线》2005年第4期。
[55]参见前引[31],严永和书,第80-81页。
[56]参见1992年联合国大会:《关于民族或种族、宗教和语言属于少数人的权利宣言》。
[57]Intergovemment Committe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Genetic Resources,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Folklore; Third Session; Geneva, (June13 to 21 , 2002) , Final Report on Experiences with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Expressions of Folklore, P. 48.
[58]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 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 (5th edition) ,Foundation Press, 2002 , P. 6.
[59] See Guido Calabresi and A. Douglas Melamed, Property Rules, Liability Rules, and Inalienability. One View of the Cathedral, 85 Harv. L. Rev.1089(1972). P. 1092.
[28] 资料来源:WIPO,2001年。转引自代中现:《论保护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执法机制存在的问题》,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1期。
[29]参见WIPO 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on IP and GR, TK and F, Sixth Session ( Geneva, March 15 to 19,2004) , Revised version of TK poli-cy and Legal Options, p. 6.
[30]WIPO, Intellectual Property Needs Expectations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Holders, WIPO Report on Fact-finding Missions on IntellectualProperty and Tradional Knowledge (1998-1999) , Geneva, April 2001, p. 25.
[31]UNESCO, Conver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Nov. 16,1972 , art. 11.转引自严永和:《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1页。
[32]WIPO, Report of the Director General, Assemblies of the Member States of WIPO, September 22 to October 1,2009,http://www. wipo. int/meetings/en/2009/a_47/a47-dg-speech. html.
[33]参见前引[24],王鹤云、高绍安书,第25页。
[34]参见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
[35]参见前引[24],王鹤云、高绍安书,第31页。
[36]参见UNESCO:《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
[37]参见UNESCO:《国际文化合作原则宣言》(1966年)
[38] 参见UNESCO:《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
[39] 参见UNESCO:《伊斯坦布尔宣言》(2002年)
[40]参见前引[31],严永和书,第179页。
[41]S. v. Lervinski, Indigenous Heritage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Genetic Resources,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Folklore, Kluwer Law Intemational. P. 14.2004
[42]英国国际法学者斯塔克语。转引自李泽锐:《国际人权法论》,载《人权论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8页。
[43]徐显明:《人权主体之争引出的几个理论问题》,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5期。
[44]参见吴汉东:《国际变革大势与中国发展大局中的知识产权制度》,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2期。
[4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46]英国知识产权委员会:《知识产权与发展政策相结合委员会关于知识产权的报告》,第6页,http://www. iprcommission. org/graphic/chinese intro. htm.
[47]参见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
[48]参见参见UNESCO:《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
[49] 参见前引[24],王鹤云、高绍安书,第194页。
[50]参见前引[24],王鹤云、高绍安书,第194页。
[51]参见韦之、凌华:《传统知识保护的若干基本思路》,载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文丛》第8节,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165页。
[52]张玉敏:《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模式的选择》;杨巧:《论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载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年刊》2007年号,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123页。
[53] 有学者认为对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处于现行知识产权体的保护之外,它实际上归属于国际社会正在讨论的一个更为宽泛的权利系统—传统资源权”。参见龙文:《论传统知识产权权利的实现形式》,载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专利法研究》(2004年),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版。
[54]张钧:《文化法律保护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的文化权保护》,载《思想战线》2005年第4期。
[55]参见前引[31],严永和书,第80-81页。
[56]参见1992年联合国大会:《关于民族或种族、宗教和语言属于少数人的权利宣言》。
[57]Intergovemment Committe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Genetic Resources,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Folklore; Third Session; Geneva, (June13 to 21 , 2002) , Final Report on Experiences with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Expressions of Folklore, P. 48.
[58]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 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 (5th edition) ,Foundation Press, 2002 , P. 6.
[59] See Guido Calabresi and A. Douglas Melamed, Property Rules, Liability Rules, and Inalienability. One View of the Cathedral, 85 Harv. L. Rev.1089(1972). P. 1092.
网站创始人
- 个人简介:(学术)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 个人简介:(实务)
-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