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产权的视角看“山寨机”的创新
来源:载《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作者:熊文聪 时间:2012-05-27 阅读数:
<P> 近来,“山寨”一词迅速蹿红,成了眼下最流行的网络语言。什么是山寨? 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山寨”一词来源于广东方言,即非正规军的意思,最初被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模式,涉及手机、游戏机等数码产品 (以下简称“山寨机”) ,其主要特点为模仿化、快速化、平民化。“山寨机”因其价格低廉、功能多样、外观新颖等特点,快速抢占了国内众多正规手机厂商甚至洋品牌的市场份额,引发 了一场不小的产业革命而备受关注。“山寨”一词也随之成为媒介的传播符号,从最初的“山寨机”到后来的“山寨明星”、“山寨建筑”、“山寨春晚”等,俨然 形成一种文化现象。一旦贴上“山寨”标签,便被官方定性为假冒、侵权、偷税、质量无保证产品;而在民间,“山寨”产品却有广大的消费群,“山寨文化”也有 一大批“粉丝”热捧。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针锋相对,使其广受争议,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P>
<P> 从传播学 的角度看,任何事物一旦被符号化,沦为传媒的工具,事实原意将被掩盖而发生偏离。“符号使现实消失并掩盖了它的消失, 这也是艺术和传媒在做的事情”{1} 。本文不打算在此评价媒介的功过是非,而是希望回到故事开始的地方,还原可能被掩盖的本色,力图发现其启迪思考的闪光之处。</P>
<P> 一、何谓“山寨机”</P>
<P> 在评价某一事物之前,应当首先厘清该事物的概念及其范围。广义上的“山寨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走私机。毫无疑问,对这类产品要严厉打击,走私任 何东西都要打击。第二类是高仿机,即模仿或拼凑一些知名品牌的商标或外观设计,打擦边球,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第三类是指拥有自主品牌(商标) ,或无商标标识,以外观新颖别致、功能强大外型花哨、价格低廉为卖点吸引消费者的产品[1]。这类“山寨机”的内核普遍使用了台湾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联发科,MTK)的手机基带芯片。从法律层面讲,这类“山寨机”既不侵犯他人商标权,也不侵犯他人专利权,而是凭借一种新颖的产业模式和营销理 念,以敏锐的洞察力、快速的反应力,迎合了潜在的市场需求。</P>
<P> 严格来说,第一类走私机并不属于“山寨 机”,只是借“山寨”之名搭便车而已,笔者完全同意必须采取法律手段予以打击。本文仅针对第二、三类“山寨机”,力图跳出传统的知识产权一元论思维体系, 从企业产业模式和运营战略的角度,揭示“山寨机”带给我们的创新启示;同时,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视角,客观地分析“山寨文化”背后的大众文化和消费理念的 时代变迁。</P>
<P> 二、“山寨机”兴起的原因</P>
<P> 媒体和大众 的目光往往停留在“山寨机”的表象之争,缺乏对其背后起因的敏锐洞察和理性分析。事实上,“山寨机”的兴盛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市场选择又是由三项因素合 力推动的:商业模式的成功运用、技术的发展创新以及广阔的消费需求。</P>
<P> (一) S曲线理论: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P>
<P> “山寨机”最大的芯片供应商---联发科因被唤作“黑手机之父”而臭名远扬,但却很少听到其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报道, 相反却越发强大[2]。那么,它的做法就非常值得解读与研究。</P>
<P> 这家台湾企业前身为从台湾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电)集成电路设计部门独立出来进行自主创业的多媒体小组,自1997年正式成立联发科以来,一 直以生产CD2ROM芯片等光存储产品为主营业务。2001年7月,联发科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刚刚挂牌,股价即以惊人的速度猛涨,从最低点时的230 元台币涨到783元台币,成为台湾一代“股王”,其光存储芯片市场占有率也随之跃居全球第一。</P>
<P> 联发科 创始人兼董事长蔡明介先生曾这样描述联发科成功的原因:“当时,联发科切入CD2ROM芯片市场后,最充分发挥的就是台湾厂商降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把 CD2ROM芯片从原来的三颗整合到两颗,后来又缩减到一颗,倍速不断提升,价格不断降低,使得联发科的产品占有率不断提升,超过60%。接着乘胜介入 DVD播放的CD2RW市场,尽管此前已有索尼等公司研发多时,但联发科依然发挥低成本的优势,成为领导者之一。”{2}</P>
<P> 蔡明介将这一成功的商业模式形象地描述为“S曲线”理论:即在集成电路( IC)设计这样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中,一个产品从发展初始到最终阶段会经历“S”型的生命线。若以时间为横轴,以市场规模为纵轴,一个新技术的发展,会从左 下角到右上角形成一个类似S型的曲线。在S曲线的前段,产品的功能改进速度在不断提升,而到后段后,产品功能提升空间减少,成本竞争力显得更为重要。“在 这点上,亚洲企业尤其是小企业,有大公司难以比拟的优势。”{2}联发科正是利用自身优势,抓住了切入市场的时机。</P>
<P> 这位台湾“ IC设计教父”的话或许应该引起中国内地信息产业界的集体注意。很多世界级企业虽然对诸多产品早就进行了研发,却在S曲线的一半甚至1 /3时就退出市场。在芯片领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在整机领域,手机行业的西门子、飞利浦也“贡献”了很好的例子。处于赶超状态的中国企业,应该考虑如 何才能让技术领先者让出已有份额。</P>
<P> (二)“一站式”技术方案</P>
<P> 除了选择最佳的时机切入市场,还必须持有“杀手锏”。联发科的“杀手锏”就是价格+功能。价格和功能的优势必须依赖好的技术。蔡明介为进入无线通信领 域四处寻找人才,终于从美国硅谷的Rockwell公司找到了据称是当时华人圈里可以带队开发手机基带芯片的二人之一---徐至强。徐至强现在是联发科6 位副总经理中唯一一位资深副总经理,他对联发科通信业务的发展壮大可谓功不可没。2001年,联发科正式成立专门小组进行无线通信芯片的研发,至2003 年年底,基带芯片研发成功。</P>
<P> 联发科基带芯片的特点就是所谓“一站式”( Turnkeysolution)技术解决方案。该技术方案将彩屏、MP3、MP4、和弦铃声、拍照、录像、蓝牙、触摸屏和USB等多媒体应用都做到一块 PCB 电路板上,配上LCD、电池、摄像头、键盘和外壳就可以使用。过去传统芯片企业只单纯卖芯片,其他所有东西都由下游企业自己做,因此下游企业本身需要维持 一个很大的研发团队,且开发速度较慢。随着市场进入S曲线的中段后,产品开始拼推新速度和价格。一站式模式正好适合这一阶段,将芯片销售给客户的同时搭配 以软件,解决了手机厂商的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对外观上稍作设计,便可快速地推出手机产品,大大降低了下游企业的研发成本,减少了对国际芯片厂商的依赖。 因此,MTK已经帮助手机厂商做了80%的工作,手机厂商要做的就是将精力投入到手机外观设计、渠道建设等擅长的事情上。</P>
<P> (三)广阔的消费需求</P>
<P> 有资料显示,中国的手机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占其份额的10% ~12%。在手机产业链中,正规品牌手机从策划到最后投入市场,一般需要半年到10个月的时间,而中国的用户是最有体验感的用户,中国人的换机频率是全球 最快的,“山寨机”厂商正是抓住了这一巨大的消费群,在短时间内源源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P>
<P> 对于老百姓而言,手机只是通讯工具,只要能发短信和打电话,有些娱乐功能就行了。然而,声势壮大的“80后”、“90后”一代年轻消费群,秉持“时下 最流行”的消费理念,喜欢追随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看重产品的个性化。对他们来说,手机不仅仅是通讯工具,而且是时尚的炫耀品。</P>
<P> 在这样一种消费观念下,加之手机的核心技术已趋向成熟,门槛降低,不再披着高科技的神秘外衣,而是像精品店里琳琅满目的小饰品一样,凭借炫酷时尚的外形、丰富实用的功能来招揽顾客。</P>
<P> 三、“山寨机”的启示</P>
<P> (一)知识产权:不是唯一策略</P>
<P> 有人说“山寨机”不进行自主研发,没有知识产权,不符合现代企业的运营模式,没有发展前景。这种知识产权一元论观点值得商榷。</P>
<P> 首先,商品是否标注商标及是否注册,是由企业自主决定的。杂牌也是“牌”,市场上未标注商标的商品或仅使用而不注册商标的商品大量存在。事实上,商标 是随着产品市场向外拓展,为降低宣传和识别成本,防止他人恶性竞争而产生的,在一个存在内部传播媒介和约束机制的“熟人社会”[3] ,品质、服务、口碑和价格等因素均可以替代商标,发挥区别与传导功能,这便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缘由。我国现行商标法并未规定所有商品或服务必须使用商 标;在商标注册上,除规定个别商品必须强制注册外,对于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实行注册自愿原则。同时,商标法对仅使用而未注册商标的商品同样认可,并给予 一定程度的保护[4]。这都充分体现了意思自治、市场自由的精神。</P>
<P> 其次,认为“山寨机”毫无研发创意 也是一种误解。“一辆微型奥迪轿车模型,翻过来就是一部带摄像头的触摸屏手机,在其‘车头’的前灯里面,竟然暗藏着一只手写笔;一款有着早年‘大哥大’风 格的手机,因为其上端的天线能在瞬间释放出强电流,而被称为‘防狼手机’;一个‘手雷’握在手里也不用害怕,只要一掰,它马上就可以拨打电话了! ”{3}这些都是多好的创意啊,这不也是研发吗? 在典型的“山寨机”设计公司里,传统手机品牌厂商庞大、缓慢的设计研发流程已经被简化成几个人的零敲细打。这里没有结构设计师和工业设计师之间对样品在美 学、使用性和市场前景方面的激烈争论,公司的附近,软件、摄像头、视屏、马达、听筒、壳料等各种制造作坊都有。“若我想把手机造成水立方+天文望远镜的样 子,一两天就可以把样品搞出来。”{3}</P>
<P> 也许有人会问,这么好的创意为什么不去申请专利(实用新型或 外观设计)保护? 熟悉专利申请流程的人都知道,一项技术方案或外观设计从提交申请到最终取得专利权需要经历一个程序繁琐的过程,哪怕是对于不需要进行实质性审查的实用新型 或外观设计来说,也得一年半载。手机现在已经成为快速时尚消费品,而不是耐用消费品,据有关机构统计,一部手机平均使用寿命不到一年半,且越来越“短龄 化”。等申请人取得了专利权,市场已经将这类样式的产品自动淘汰掉了,所谓的专利十年保护期对其毫无意义,更不用说还得每年缴纳年 费。</P>
<P> 近年来,中国刮起了一股知识产权热。提高全民知识产权意识固然重要,但我们不应走向另一个极端 ---唯知识产权论。从本质上说,知识产权无非是一项私权,所谓私权就是个人依照自己的意愿,可自主选择的权利。实践早已证明,作为一套市场游戏规则和企 业运营战略,知识产权绝不是唯一的、不可绕过的策略,关键是企业根据自身条件、行业态势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考量、运筹帷幄。因此可以说,知识产权是竞争 手段,但不是最终目的。在中国,手机潮流的塔尖一直被诺基亚、苹果等手机厂商把控, iPhone等产品占据着时尚消费杂志的版面,而那些邯郸学步,追求品牌、追求技术壁垒、追求规模的国产大厂却每况愈下,全线陷入了价格战的泥潭。“山寨 机”没有遵守严格的研发流程,凭借看似粗糙的、不入流的民间创意和灵活多变的反应能力,如野草蔓延般,冲击了整个手机市场,乃至整个IT业固有的商业秩 序,让大小手机巨头们如芒在背。这种看似不正常的经济现象背后蕴藏着一个不变的市场规律,值得人们认真反思。</P>
<P> (二)狼性精神:以市场为导向</P>
<P> 传统观念认为研发就是一味追求技术的高、精、尖,认为只有抢占了技术制高点,才能处于优势地位。这将把创新战略引向歧途。事实上,研发的目的在于市 场,技术再好,市场不需要,也不能说是好的创意。产品能卖出去才是硬道理。市场就是猎物,狩猎是狼群的必修课,抓市场是每个企业家的必修课。企业家要真正 从用户的需求出发,用一切办法让用户了解自己的技术、产品、服务和其他优势。狼性精神是一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的谋略。古代蒙古草原的游牧 民族在和狼群长期、残酷和不间断的生存斗争中,习得了一套卓越的军事才能。知己知彼、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这些都是狼的拿 手好戏。运用这套“狼子兵法”,游牧民族经常把人口和国力上占绝对优势的农耕文明大国打得山河破碎{4} 。一味抱怨“山寨机”抢了正规品牌厂商的市场份额毫无意义。国产手机厂商应该把联发科当作一个可敬的对手,学习他们的“狼性”精神。</P>
<P> 蔡明介的一套生存法则足以说明市场的重要性:“IC设计公司最大的使命是把产品做出来,而不是以拥有什么特别的技术为荣,只有顺利地把技术商品化,做 出可以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并且卖到市场上,整个产品开发的程序才算完成。”2004年,蔡明介的销售团队拿着自己投资成立的设计公司生产的iMobile 多媒体手机到处游说,虽然波导、TCL等正规厂商拒绝了他,但同样在寻找机会的手机设计公司如龙旗、希姆通及身后的黑手机企业则没有任何包袱地拥抱了联发 科。蔡明介的产品开发程序完成了。由此,中国黑手机市场的存在帮助联发科迈出最初的销售步伐并给予其技术验证机会。随后,“一站式”技术方案才得以登堂入 室,成为中国内地大多数正牌手机企业的主流平台。</P>
<P> 这里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的黑手机市场。“黑手 机”可能比“山寨机”背负更多的恶名,然而其之所以泛滥,与中国信息产业政策不无关系。2007年10月,国务院宣布取消国家特殊规定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 端等生产项目核准,这意味着自2004年实施的手机牌照核准制正式取消,意味着中国政府有意引入市场机制,淡化行政干预。然而,牌照的取消并不意味着企业 生产的手机可以直接上市销售,而必须事先取得信息产业部的入网许可证。手机牌照是产业政策,入网许可证是技术要求。根据有关规定[5] ,手机产品必须申请检测,达到相关技术要求,获得入网许可证,方能进入市场。但是,国家指定的检测机构只有一家---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测试费 也高达数十万元。很多处在成长期的中小企业为降低成本,不得不选择放弃测试,难怪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曾公开指责“山寨机像癌症一样不合 理”。</P>
<P> “山寨机”从黑手机发展而来,最为官方诟病的就是其逃避政府管理,不纳税,不打广告、无售后服 务,质量无保证。没有入网许可证,沦为了黑手机,当然也就不可能合法纳税,不可能名正言顺的打广告,更不可能提供固定的售后服务平台。试想,如果政府能换 一种思路,放开检测渠道,变事前把关为事后监管,质量差的产品自然会被市场淘汰,只想做一锤子交易的投机商也自然会减少,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市场自我调节功 能,从而保证竞争的公平有序。据报道,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环境下,价廉物美的“山寨机”逆势而上,热销海外。很多“山寨机”厂商成了“中国创造”而非“中 国制造”的知名品牌。“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些异常现象值得政府管理者反思。</P>
<P> (三)以小博大:后发者优势</P>
<P> 联发科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台湾企业,迅速成长为世界级的无线通讯产业领导者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小企业只要能审时度势,选择适合自身的运营战略和发展方向,就能变劣势为优势,与领先一步的跨国公司抗衡,逐渐做大做强。</P>
<P> 一方面,小企业不能盲目模仿跨国公司的管理流程。在企业很小的时候,灵活性至关重要,高度程序化的管理体系反而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技术研 发上,要选择好方向,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在全球化时代,很多人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创新能力不强,很难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有所作为。实际上,跨 国公司的技术优势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强大。联发科手机基带芯片研发成功的实例告诉我们,后发者在特定产业(特别是诸如IC设计、软件开发这类知识密集 型产业)领域,通过对成熟技术进行模仿、改进和重新发明,完全可以提高自身研发水准,缩短与跨国公司的差距{5} 。</P>
<P> 按照路径依赖的程度不同,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其中,模仿创新可以作为后发者追赶战略的一条捷径。所谓模仿创新并不是简 单抄袭,而是寻找现有技术的缺漏和不足,提出改进方案;或沿着现有技术的研发思路衍生出新的发明。因此,相比自主、原发创新,模仿创新具有两方面的优势: 其一,思路清晰、路径明确,可以有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重点攻关,从而节约协调各分工环节所需的匹配费用;其二,更加贴近市场应用,大大减轻 了研发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大幅度降低开拓市场的成本,使创新获得高额回报。对于目前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讲,在起步阶段采取模仿创新,尽量少走 弯路,不失为实现产业升级的一种有效策略{6} 。</P>
<P> “山寨机”让我们重新看待“创新”。创新本是一个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许多企业走入了误区,创新到最后反而成了导致自身失败的“病毒”。在一个企业最弱的时候,在最需要学习生存的时候,因为过分追求所谓 的自主创新,反而会降低自身的竞争能力。事实上,当今时代由于技术折旧周期不断缩短,全世界无论多强大的公司也承受不起越来越高昂的研发成本。企业纷纷通 过模仿念上则追求价格低廉、功能实用、外观花哨、戏仿、拼贴和D IY,有着一大批年轻消费群为其拥趸。</P>
<P> 这便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表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哲学思潮兴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欧美各国发起的艺术、建筑、文学、音乐、社会科学和人文 科学等领域的反思运动,这些运动看似互不关联,但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对现代性追求权威、进步、理性化、体系化以及评判知识价值的连贯一致性标准的反驳 {7} 。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性“普遍性、同质性、单一性和明晰性”的价值追求,提倡多元主义、多样性、偶然性和含混性。它不仅是一种严肃的思维观念,更是一种积 极的、个性鲜明的实践行动。后现代作品刻意模仿其他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并加以拼凑、解构、戏仿、挪用,从而调侃、戏谑固有的审美观念。事实上,2006 年初,一夜间风靡整个中国互联网的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是后现代艺术的典型代表,引发了一场恶搞作品是否侵犯著作权的大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法 学院李琛教授曾就此发表评论:“周星驰也是后现代主义的大师嘛。那么,当后现代的创作手法如火如荼时,为何著作权法不搭理它。对错是另外一回事。幸福是规 则的目标,而规则在于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那么,想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人际关系模式取决于你的生活理想。现在,创作变成了一件很危险的事了,创作者人 人自危,创作变成了高风险的行业,这是否是我们想要的? 既然知识产权标榜自己‘鼓励创造’就应当也鼓励再创造、后续创造。那么,在调整创作者之间的关系时,我们是否应该构建得宽容一些? 法律遇到了一种新的创作方法,你能否因为你不熟悉它就把它掐死? 这样的话,艺术家们和我们都会不幸福。”[6]</P>
<P> 从传播学 的角度看,任何事物一旦被符号化,沦为传媒的工具,事实原意将被掩盖而发生偏离。“符号使现实消失并掩盖了它的消失, 这也是艺术和传媒在做的事情”{1} 。本文不打算在此评价媒介的功过是非,而是希望回到故事开始的地方,还原可能被掩盖的本色,力图发现其启迪思考的闪光之处。</P>
<P> 一、何谓“山寨机”</P>
<P> 在评价某一事物之前,应当首先厘清该事物的概念及其范围。广义上的“山寨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走私机。毫无疑问,对这类产品要严厉打击,走私任 何东西都要打击。第二类是高仿机,即模仿或拼凑一些知名品牌的商标或外观设计,打擦边球,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第三类是指拥有自主品牌(商标) ,或无商标标识,以外观新颖别致、功能强大外型花哨、价格低廉为卖点吸引消费者的产品[1]。这类“山寨机”的内核普遍使用了台湾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联发科,MTK)的手机基带芯片。从法律层面讲,这类“山寨机”既不侵犯他人商标权,也不侵犯他人专利权,而是凭借一种新颖的产业模式和营销理 念,以敏锐的洞察力、快速的反应力,迎合了潜在的市场需求。</P>
<P> 严格来说,第一类走私机并不属于“山寨 机”,只是借“山寨”之名搭便车而已,笔者完全同意必须采取法律手段予以打击。本文仅针对第二、三类“山寨机”,力图跳出传统的知识产权一元论思维体系, 从企业产业模式和运营战略的角度,揭示“山寨机”带给我们的创新启示;同时,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视角,客观地分析“山寨文化”背后的大众文化和消费理念的 时代变迁。</P>
<P> 二、“山寨机”兴起的原因</P>
<P> 媒体和大众 的目光往往停留在“山寨机”的表象之争,缺乏对其背后起因的敏锐洞察和理性分析。事实上,“山寨机”的兴盛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市场选择又是由三项因素合 力推动的:商业模式的成功运用、技术的发展创新以及广阔的消费需求。</P>
<P> (一) S曲线理论: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P>
<P> “山寨机”最大的芯片供应商---联发科因被唤作“黑手机之父”而臭名远扬,但却很少听到其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报道, 相反却越发强大[2]。那么,它的做法就非常值得解读与研究。</P>
<P> 这家台湾企业前身为从台湾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电)集成电路设计部门独立出来进行自主创业的多媒体小组,自1997年正式成立联发科以来,一 直以生产CD2ROM芯片等光存储产品为主营业务。2001年7月,联发科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刚刚挂牌,股价即以惊人的速度猛涨,从最低点时的230 元台币涨到783元台币,成为台湾一代“股王”,其光存储芯片市场占有率也随之跃居全球第一。</P>
<P> 联发科 创始人兼董事长蔡明介先生曾这样描述联发科成功的原因:“当时,联发科切入CD2ROM芯片市场后,最充分发挥的就是台湾厂商降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把 CD2ROM芯片从原来的三颗整合到两颗,后来又缩减到一颗,倍速不断提升,价格不断降低,使得联发科的产品占有率不断提升,超过60%。接着乘胜介入 DVD播放的CD2RW市场,尽管此前已有索尼等公司研发多时,但联发科依然发挥低成本的优势,成为领导者之一。”{2}</P>
<P> 蔡明介将这一成功的商业模式形象地描述为“S曲线”理论:即在集成电路( IC)设计这样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中,一个产品从发展初始到最终阶段会经历“S”型的生命线。若以时间为横轴,以市场规模为纵轴,一个新技术的发展,会从左 下角到右上角形成一个类似S型的曲线。在S曲线的前段,产品的功能改进速度在不断提升,而到后段后,产品功能提升空间减少,成本竞争力显得更为重要。“在 这点上,亚洲企业尤其是小企业,有大公司难以比拟的优势。”{2}联发科正是利用自身优势,抓住了切入市场的时机。</P>
<P> 这位台湾“ IC设计教父”的话或许应该引起中国内地信息产业界的集体注意。很多世界级企业虽然对诸多产品早就进行了研发,却在S曲线的一半甚至1 /3时就退出市场。在芯片领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在整机领域,手机行业的西门子、飞利浦也“贡献”了很好的例子。处于赶超状态的中国企业,应该考虑如 何才能让技术领先者让出已有份额。</P>
<P> (二)“一站式”技术方案</P>
<P> 除了选择最佳的时机切入市场,还必须持有“杀手锏”。联发科的“杀手锏”就是价格+功能。价格和功能的优势必须依赖好的技术。蔡明介为进入无线通信领 域四处寻找人才,终于从美国硅谷的Rockwell公司找到了据称是当时华人圈里可以带队开发手机基带芯片的二人之一---徐至强。徐至强现在是联发科6 位副总经理中唯一一位资深副总经理,他对联发科通信业务的发展壮大可谓功不可没。2001年,联发科正式成立专门小组进行无线通信芯片的研发,至2003 年年底,基带芯片研发成功。</P>
<P> 联发科基带芯片的特点就是所谓“一站式”( Turnkeysolution)技术解决方案。该技术方案将彩屏、MP3、MP4、和弦铃声、拍照、录像、蓝牙、触摸屏和USB等多媒体应用都做到一块 PCB 电路板上,配上LCD、电池、摄像头、键盘和外壳就可以使用。过去传统芯片企业只单纯卖芯片,其他所有东西都由下游企业自己做,因此下游企业本身需要维持 一个很大的研发团队,且开发速度较慢。随着市场进入S曲线的中段后,产品开始拼推新速度和价格。一站式模式正好适合这一阶段,将芯片销售给客户的同时搭配 以软件,解决了手机厂商的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对外观上稍作设计,便可快速地推出手机产品,大大降低了下游企业的研发成本,减少了对国际芯片厂商的依赖。 因此,MTK已经帮助手机厂商做了80%的工作,手机厂商要做的就是将精力投入到手机外观设计、渠道建设等擅长的事情上。</P>
<P> (三)广阔的消费需求</P>
<P> 有资料显示,中国的手机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占其份额的10% ~12%。在手机产业链中,正规品牌手机从策划到最后投入市场,一般需要半年到10个月的时间,而中国的用户是最有体验感的用户,中国人的换机频率是全球 最快的,“山寨机”厂商正是抓住了这一巨大的消费群,在短时间内源源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P>
<P> 对于老百姓而言,手机只是通讯工具,只要能发短信和打电话,有些娱乐功能就行了。然而,声势壮大的“80后”、“90后”一代年轻消费群,秉持“时下 最流行”的消费理念,喜欢追随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看重产品的个性化。对他们来说,手机不仅仅是通讯工具,而且是时尚的炫耀品。</P>
<P> 在这样一种消费观念下,加之手机的核心技术已趋向成熟,门槛降低,不再披着高科技的神秘外衣,而是像精品店里琳琅满目的小饰品一样,凭借炫酷时尚的外形、丰富实用的功能来招揽顾客。</P>
<P> 三、“山寨机”的启示</P>
<P> (一)知识产权:不是唯一策略</P>
<P> 有人说“山寨机”不进行自主研发,没有知识产权,不符合现代企业的运营模式,没有发展前景。这种知识产权一元论观点值得商榷。</P>
<P> 首先,商品是否标注商标及是否注册,是由企业自主决定的。杂牌也是“牌”,市场上未标注商标的商品或仅使用而不注册商标的商品大量存在。事实上,商标 是随着产品市场向外拓展,为降低宣传和识别成本,防止他人恶性竞争而产生的,在一个存在内部传播媒介和约束机制的“熟人社会”[3] ,品质、服务、口碑和价格等因素均可以替代商标,发挥区别与传导功能,这便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缘由。我国现行商标法并未规定所有商品或服务必须使用商 标;在商标注册上,除规定个别商品必须强制注册外,对于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实行注册自愿原则。同时,商标法对仅使用而未注册商标的商品同样认可,并给予 一定程度的保护[4]。这都充分体现了意思自治、市场自由的精神。</P>
<P> 其次,认为“山寨机”毫无研发创意 也是一种误解。“一辆微型奥迪轿车模型,翻过来就是一部带摄像头的触摸屏手机,在其‘车头’的前灯里面,竟然暗藏着一只手写笔;一款有着早年‘大哥大’风 格的手机,因为其上端的天线能在瞬间释放出强电流,而被称为‘防狼手机’;一个‘手雷’握在手里也不用害怕,只要一掰,它马上就可以拨打电话了! ”{3}这些都是多好的创意啊,这不也是研发吗? 在典型的“山寨机”设计公司里,传统手机品牌厂商庞大、缓慢的设计研发流程已经被简化成几个人的零敲细打。这里没有结构设计师和工业设计师之间对样品在美 学、使用性和市场前景方面的激烈争论,公司的附近,软件、摄像头、视屏、马达、听筒、壳料等各种制造作坊都有。“若我想把手机造成水立方+天文望远镜的样 子,一两天就可以把样品搞出来。”{3}</P>
<P> 也许有人会问,这么好的创意为什么不去申请专利(实用新型或 外观设计)保护? 熟悉专利申请流程的人都知道,一项技术方案或外观设计从提交申请到最终取得专利权需要经历一个程序繁琐的过程,哪怕是对于不需要进行实质性审查的实用新型 或外观设计来说,也得一年半载。手机现在已经成为快速时尚消费品,而不是耐用消费品,据有关机构统计,一部手机平均使用寿命不到一年半,且越来越“短龄 化”。等申请人取得了专利权,市场已经将这类样式的产品自动淘汰掉了,所谓的专利十年保护期对其毫无意义,更不用说还得每年缴纳年 费。</P>
<P> 近年来,中国刮起了一股知识产权热。提高全民知识产权意识固然重要,但我们不应走向另一个极端 ---唯知识产权论。从本质上说,知识产权无非是一项私权,所谓私权就是个人依照自己的意愿,可自主选择的权利。实践早已证明,作为一套市场游戏规则和企 业运营战略,知识产权绝不是唯一的、不可绕过的策略,关键是企业根据自身条件、行业态势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考量、运筹帷幄。因此可以说,知识产权是竞争 手段,但不是最终目的。在中国,手机潮流的塔尖一直被诺基亚、苹果等手机厂商把控, iPhone等产品占据着时尚消费杂志的版面,而那些邯郸学步,追求品牌、追求技术壁垒、追求规模的国产大厂却每况愈下,全线陷入了价格战的泥潭。“山寨 机”没有遵守严格的研发流程,凭借看似粗糙的、不入流的民间创意和灵活多变的反应能力,如野草蔓延般,冲击了整个手机市场,乃至整个IT业固有的商业秩 序,让大小手机巨头们如芒在背。这种看似不正常的经济现象背后蕴藏着一个不变的市场规律,值得人们认真反思。</P>
<P> (二)狼性精神:以市场为导向</P>
<P> 传统观念认为研发就是一味追求技术的高、精、尖,认为只有抢占了技术制高点,才能处于优势地位。这将把创新战略引向歧途。事实上,研发的目的在于市 场,技术再好,市场不需要,也不能说是好的创意。产品能卖出去才是硬道理。市场就是猎物,狩猎是狼群的必修课,抓市场是每个企业家的必修课。企业家要真正 从用户的需求出发,用一切办法让用户了解自己的技术、产品、服务和其他优势。狼性精神是一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的谋略。古代蒙古草原的游牧 民族在和狼群长期、残酷和不间断的生存斗争中,习得了一套卓越的军事才能。知己知彼、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这些都是狼的拿 手好戏。运用这套“狼子兵法”,游牧民族经常把人口和国力上占绝对优势的农耕文明大国打得山河破碎{4} 。一味抱怨“山寨机”抢了正规品牌厂商的市场份额毫无意义。国产手机厂商应该把联发科当作一个可敬的对手,学习他们的“狼性”精神。</P>
<P> 蔡明介的一套生存法则足以说明市场的重要性:“IC设计公司最大的使命是把产品做出来,而不是以拥有什么特别的技术为荣,只有顺利地把技术商品化,做 出可以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并且卖到市场上,整个产品开发的程序才算完成。”2004年,蔡明介的销售团队拿着自己投资成立的设计公司生产的iMobile 多媒体手机到处游说,虽然波导、TCL等正规厂商拒绝了他,但同样在寻找机会的手机设计公司如龙旗、希姆通及身后的黑手机企业则没有任何包袱地拥抱了联发 科。蔡明介的产品开发程序完成了。由此,中国黑手机市场的存在帮助联发科迈出最初的销售步伐并给予其技术验证机会。随后,“一站式”技术方案才得以登堂入 室,成为中国内地大多数正牌手机企业的主流平台。</P>
<P> 这里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的黑手机市场。“黑手 机”可能比“山寨机”背负更多的恶名,然而其之所以泛滥,与中国信息产业政策不无关系。2007年10月,国务院宣布取消国家特殊规定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 端等生产项目核准,这意味着自2004年实施的手机牌照核准制正式取消,意味着中国政府有意引入市场机制,淡化行政干预。然而,牌照的取消并不意味着企业 生产的手机可以直接上市销售,而必须事先取得信息产业部的入网许可证。手机牌照是产业政策,入网许可证是技术要求。根据有关规定[5] ,手机产品必须申请检测,达到相关技术要求,获得入网许可证,方能进入市场。但是,国家指定的检测机构只有一家---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测试费 也高达数十万元。很多处在成长期的中小企业为降低成本,不得不选择放弃测试,难怪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曾公开指责“山寨机像癌症一样不合 理”。</P>
<P> “山寨机”从黑手机发展而来,最为官方诟病的就是其逃避政府管理,不纳税,不打广告、无售后服 务,质量无保证。没有入网许可证,沦为了黑手机,当然也就不可能合法纳税,不可能名正言顺的打广告,更不可能提供固定的售后服务平台。试想,如果政府能换 一种思路,放开检测渠道,变事前把关为事后监管,质量差的产品自然会被市场淘汰,只想做一锤子交易的投机商也自然会减少,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市场自我调节功 能,从而保证竞争的公平有序。据报道,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环境下,价廉物美的“山寨机”逆势而上,热销海外。很多“山寨机”厂商成了“中国创造”而非“中 国制造”的知名品牌。“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些异常现象值得政府管理者反思。</P>
<P> (三)以小博大:后发者优势</P>
<P> 联发科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台湾企业,迅速成长为世界级的无线通讯产业领导者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小企业只要能审时度势,选择适合自身的运营战略和发展方向,就能变劣势为优势,与领先一步的跨国公司抗衡,逐渐做大做强。</P>
<P> 一方面,小企业不能盲目模仿跨国公司的管理流程。在企业很小的时候,灵活性至关重要,高度程序化的管理体系反而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技术研 发上,要选择好方向,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在全球化时代,很多人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创新能力不强,很难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有所作为。实际上,跨 国公司的技术优势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强大。联发科手机基带芯片研发成功的实例告诉我们,后发者在特定产业(特别是诸如IC设计、软件开发这类知识密集 型产业)领域,通过对成熟技术进行模仿、改进和重新发明,完全可以提高自身研发水准,缩短与跨国公司的差距{5} 。</P>
<P> 按照路径依赖的程度不同,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其中,模仿创新可以作为后发者追赶战略的一条捷径。所谓模仿创新并不是简 单抄袭,而是寻找现有技术的缺漏和不足,提出改进方案;或沿着现有技术的研发思路衍生出新的发明。因此,相比自主、原发创新,模仿创新具有两方面的优势: 其一,思路清晰、路径明确,可以有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重点攻关,从而节约协调各分工环节所需的匹配费用;其二,更加贴近市场应用,大大减轻 了研发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大幅度降低开拓市场的成本,使创新获得高额回报。对于目前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讲,在起步阶段采取模仿创新,尽量少走 弯路,不失为实现产业升级的一种有效策略{6} 。</P>
<P> “山寨机”让我们重新看待“创新”。创新本是一个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许多企业走入了误区,创新到最后反而成了导致自身失败的“病毒”。在一个企业最弱的时候,在最需要学习生存的时候,因为过分追求所谓 的自主创新,反而会降低自身的竞争能力。事实上,当今时代由于技术折旧周期不断缩短,全世界无论多强大的公司也承受不起越来越高昂的研发成本。企业纷纷通 过模仿念上则追求价格低廉、功能实用、外观花哨、戏仿、拼贴和D IY,有着一大批年轻消费群为其拥趸。</P>
<P> 这便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表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哲学思潮兴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欧美各国发起的艺术、建筑、文学、音乐、社会科学和人文 科学等领域的反思运动,这些运动看似互不关联,但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对现代性追求权威、进步、理性化、体系化以及评判知识价值的连贯一致性标准的反驳 {7} 。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性“普遍性、同质性、单一性和明晰性”的价值追求,提倡多元主义、多样性、偶然性和含混性。它不仅是一种严肃的思维观念,更是一种积 极的、个性鲜明的实践行动。后现代作品刻意模仿其他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并加以拼凑、解构、戏仿、挪用,从而调侃、戏谑固有的审美观念。事实上,2006 年初,一夜间风靡整个中国互联网的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是后现代艺术的典型代表,引发了一场恶搞作品是否侵犯著作权的大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法 学院李琛教授曾就此发表评论:“周星驰也是后现代主义的大师嘛。那么,当后现代的创作手法如火如荼时,为何著作权法不搭理它。对错是另外一回事。幸福是规 则的目标,而规则在于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那么,想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人际关系模式取决于你的生活理想。现在,创作变成了一件很危险的事了,创作者人 人自危,创作变成了高风险的行业,这是否是我们想要的? 既然知识产权标榜自己‘鼓励创造’就应当也鼓励再创造、后续创造。那么,在调整创作者之间的关系时,我们是否应该构建得宽容一些? 法律遇到了一种新的创作方法,你能否因为你不熟悉它就把它掐死? 这样的话,艺术家们和我们都会不幸福。”[6]</P>
网站创始人
- 个人简介:(学术)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 个人简介:(实务)
-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 通讯处:(Zip:10008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