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制度发展报告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孙 璐 时间:2009-02-15 阅读数:1541
一、我国专利制度发展概述
我国现行的专利制度诞生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1980年中国专利局成立,1984年 4 月1 日中国第一部专利法通过,1985年正式实施。如今,《专利法》已实施20周年,中国专利局也历经了25年的发展。中国专利局成立之初,仅有几个工作组,不到100名工作人员,现在已有7个实审部、12管理部门、1个初审及流程管理部、实用新型部、外观设计部和10余个下属单位,近3000 人的工作队伍。中国专利局的内部机构在不断完善,分工在不断细化,人员还将继续增加,这一发展趋势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世界贸易的一体化进程密不可分。
二、机构设置
(一)机构设置的历史及现状。
1978年,在我国还没有实行专利制度时,世界上已经有150多个国家采用了专利制度,有些国家的专利制度甚至已经建立了上百年,专利制度成为国际上进行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合作的有利工具,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日益增多,同国外的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合作也不断扩大,因此建立专利制度成为我们不可能长期回避的问题。[①] 20 世纪80年代初期,用专利制度推动科技发展,用专利制度保护市场竞争优势,已形成一种国际大趋势,为了保护发明创造、激励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我国的专利制度在改革开放初期应运而生,为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保障我国专利制度的良好运行,经国务院批准,1980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现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前身)。
- 个人简介:(学术)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 个人简介:(实务)
-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