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识风险公司的运作模式及其启示
来源:《知识产权》,2009.5,78-85 作者:袁晓东 孟奇勋 时间:2012-05-03 阅读数:
(二)IV公司的扩张
IV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商业运作获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如此,它还试图将这种新型的专利经营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据不完全统计,IV公司所拥有的专利有三成以上都来源于欧洲市场,而购买这些专利所支付的费用往往只占专利自身价值的很小部分。有学者将这种现象归结为欧洲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天真想法:“当其他国家都积极投身专利军备竞赛之时,欧洲国家却还在沉睡。更为糟糕的是,欧洲国家为了短期利益而出售这些具有潜在价值的重要资产,这反而为其他国家的军备竞赛提供了力量之源。”[10]此外,考虑到亚洲地区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前景,2007年9月,IV公司宣布正式启动在亚洲的创新开发工作,计划未来在亚洲每年将有超过1亿美元的持续投入。除了在日本、韩国、中国和印度建立分支机构外,IV公司还在新加坡设立了区域性总部,为亚洲事务的开展提供战略策划和运作支持。2008年下半年,IV公司在日本正式开展业务,将风险资金投向日本大学、企业的休眠专利和正在研发的技术发明。目前,与IV公司合作的有秋田大学、同志社大学、广岛大学等20多所大学,且另有15所大学亦正与IV公司进行合作谈判之中。
二、IV公司的商业运作模式
IV公司作为一家专业的发明投资公司,其商业运作模式大体包括发明合作模式和发明收购模式两种,由此也体现出IV公司在专利运营管理方面的总体战略构想。发明合作模式崇尚“开放式创新”理念,在研发阶段组织跨领域专家进行创意开发。而专利收购模式则有些类似于创业投资资本的运作:低价收购、包装重组、上市出售后获利,只不过IV公司运作的重点不是资本,而是专利权。从IV公司的市场运作流程来看,它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2]:其一为设立点子实验室(Invention Labs)。点子实验室主要透过召开“头脑风暴”的发明会议,邀集一些跨领域(涵盖科学、技术与生物工艺等)的顶尖专家,共同研讨未来5-10年所需的新应用或者想法;其二是针对新创意进行研发(Invention R&D),将其转化成专利。创意的来源包括内部产生,或是从外部取得之基本专利;其三为建立发明图书馆(Invention Library),目的在于建立专利资料库与仓储,并藉由专利重新包装,进行专利组合与加值;最后为专利的市场行销[13](Market Enablement)。即透过产业分析与市场机会辨别,持续行销相关专利组合,方法包括授权、开源、合资、衍生企业与转让等。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简单直观的图表将其运营模式[14]描述如下:
- 个人简介:(学术)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 个人简介:(实务)
-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 通讯处:(Zip:10008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