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请登录], 新用户?[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English
当前位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 知识产权论坛 > 知识产权总论论文选登 >  文章

美国知识风险公司的运作模式及其启示

来源:《知识产权》,2009.5,78-85  作者:袁晓东 孟奇勋  时间:2012-05-03  阅读数:

2万至3.5万项专利(或专利申请)。作为一个庞大的专利“兵工厂”,IV公司目前已经从微软、英特尔、索尼、苹果、eBayGoogle、诺基亚、飞利浦、汤姆逊和IBM等数十家公司股东那里募集到大410亿美元的资金。鉴于IV公司在业界的重要影响力,首席执行官米沃尔德还荣登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评出的“2007年全球知识产权界50位最具影响人物”名录。

(二)IV公司的扩张

IV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商业运作获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如此,它还试图将这种新型的专利经营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据不完全统计,IV公司所拥有的专利有三成以上都来源于欧洲市场,而购买这些专利所支付的费用往往只占专利自身价值的很小部分。有学者将这种现象归结为欧洲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天真想法:“当其他国家都积极投身专利军备竞赛之时,欧洲国家却还在沉睡。更为糟糕的是,欧洲国家为了短期利益而出售这些具有潜在价值的重要资产,这反而为其他国家的军备竞赛提供了力量之源。”[10]此外,考虑到亚洲地区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前景,20079月,IV公司宣布正式启动在亚洲的创新开发工作,计划未来在亚洲每年将有超过1亿美元的持续投入。除了在日本、韩国、中国和印度建立分支机构外,IV公司还在新加坡设立了区域性总部,为亚洲事务的开展提供战略策划和运作支持。2008年下半年,IV公司在日本正式开展业务,将风险资金投向日本大学、企业的休眠专利和正在研发的技术发明。目前,与IV公司合作的有秋田大学、同志社大学、广岛大学等20多所大学,且另有15所大学亦正与IV公司进行合作谈判之中。

20081013IV公司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中国区的开业典礼,这标志着这个发明投资领域的巨擎正式踏入中国市场,并首次将全球领先的发明投资模式引入中国。IV公司凭借在其他国家获得商业成功的经验,向中国政府、企业界和学术机构发出邀请:“不必创业,不必离开现有工作岗位,您今天的创意可能通过我们转变成一项价值上亿元的资产。”根据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迟惠生介绍,目前该校科研部正在与IV公司(高智发明公司)合作,以帮助教师们跨越从发明创造到实现经济效益的屏障。[11]此外,IV公司还与国内其它重点大学商谈接洽以寻求战略合作,并通过积极赞助和参与高层专家研讨会的方式来开展自己的业务宣传。随着这种崭新商业模式的介入,我们必须面对的一系列不容回避的问题是:IV公司来中国投资的内在意图是什么?它未来将会采用怎样的运作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将会给我国的自主创新系统带来哪些影响?

二、IV公司的商业运作模式

IV公司作为一家专业的发明投资公司,其商业运作模式大体包括发明合作模式和发明收购模式两种,由此也体现出IV公司在专利运营管理方面的总体战略构想。发明合作模式崇尚“开放式创新”理念,在研发阶段组织跨领域专家进行创意开发。而专利收购模式则有些类似于创业投资资本的运作:低价收购、包装重组、上市出售后获利,只不过IV公司运作的重点不是资本,而是专利权。IV公司的市场运作流程来看,它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2]其一为设立点子实验室(Invention Labs)。点子实验室主要透过召开“头脑风暴”的发明会议,邀集一些跨领域(涵盖科学、技术与生物工艺等)的顶尖专家,共同研讨未来5-10年所需的新应用或者想法;其二是针对新创意进行研发(Invention R&D),将其转化成专利。创意的来源包括内部产生,或是从外部取得之基本专利;其三为建立发明图书馆(Invention Library),目的在于建立专利资料库与仓储,并藉由专利重新包装,进行专利组合与加值;最后为专利的市场行销[13]Market Enablement)。即透过产业分析与市场机会辨别,持续行销相关专利组合,方法包括授权、开源、合资、衍生企业与转让等。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简单直观的图表将其运营模式[14]描述如下: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美国专利资产证券化研究
日本专利资产证券化研究
我国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制度环境研究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政策循环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视野下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
网站创始人
个人简介:(学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个人简介:(实务)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通讯处:(Zip:10008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ICP证号:京ICP备12039890号-3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413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Zip:100088)

技术支持:律师营销网  您是网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