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请登录], 新用户?[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English
当前位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 论文精粹 >  文章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野下我国企业专利战略研究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冯晓青  时间:2016-03-05  阅读数:

关于专利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国内外学者均做过实证研究。例如,格瑞里赫斯(Griliehes)研究了美国在1970-1980340家公司专利申请量与公司市值之间的关系,沃斯丁(Austin)研究了美国20家生物技术公司的专利与公司市值之间关系。他们的结果发现,专利授权量对于公司市场价值存在正相关影响,其中核心专利的影响更大[4] [5]。国内学者则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资产与企业的营业利润存在相关关系,企业专利的申请实施以及专利战略管理对企业后续的营业利润显著正相关,但其专利作用的发挥存在着至少34 年的滞后期企业专利资产与其他无形资产相比,对企业利润有着明显的影响企业专利资产与企业3 年之后的利润呈显著正相关,有一定的滞后效果。”;进而得出结论:“企业专利战略管理企业的专利申请与实施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促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我国企业应该加大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的资源投入,推进专利战略的实施,并耐心等待专利战略实施效果的显现[4] 笔者认为,实证分析能得出专利对企业绩效有增益作用,亦可以从专利作为企业重要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中作用的角度加以考量:专利以垄断权为基点、提升了企业竞争实力,而且其本身是一种可以转化利用的无形资产。

(二)专利与企业竞争力

专利本身构成了企业竞争力。在当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产品的竞争。在产品日益同质化时代,企业为赢得竞争优势,必须通过创新保持产品的独特性和个性化。竞争的激烈也会促成产品升级换代,这使得企业之间围绕创新而不断开展争。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环境下,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就需要及时将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这样既可以避免他人仿冒、模仿、抄袭,又可以凭借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垄断市场。这就是企业产品之竞争越来越依赖于专利的缘故,也是很多企业为何大量申请专利的缘故。特别是有些技术和产业领域高度依赖专利保护,忽视专利保护将变得极为被动。以药品行业为例,其对专利的依赖性程度非常高。专利药品在专利保护期届满后,其市场销售突降就是例证。原因是,在专利保护期届满后,其他制药厂家可以自由仿制原来的专利药,原来由专利权人垄断的市场变成可以自由利用的市场。

专利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可以从企业之间愈演愈烈的专利竞赛活动中体现出来。当前,国外很多跨国公司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动辄以万计,产品、技术领域可谓专利云集,甚至形成了所谓专利丛林。专利丛林现象深刻地体现了专利在企业竞争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也折射出当前企业技术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为了在技术竞争中占据优势,很多企业除了自身开发专利技术以外,还积极寻求购买、许可使用他人专利技术。例如,20118月中旬,谷歌公司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公司7500件专利申请和1.7万件专利,代价是125亿美元。在该笔专利收购业务中,谷歌公司的真正动因是以专利扩大其安卓系统的实力,在于其他巨头抗衡中占据优势[6]

以上分析了专利对于企业提高创新绩效和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值得指出的是,企业拥有专利并不能当然地产生这些效果,而必须通过从战略高度有效利用专利才能实现这一目的。这就需要企业实施专利战略。

 

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野下我国企业专利战略的实施

 

 企业专利战略实施是其利用专利制度的功能和特点,谋求实现占领市场、控制市场并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根本保障。企业专利战略实施,受制于多方面条件限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野下,笔者认为值得重视以下两方面策略。

(一)企业专利战略实施的层次性

遵循哲学上事物发展规律,我国企业专利战略实施应当具有层次性,而不能统一一个要求。不过,总体上,企业专利战略实施是一个层次不断提升的过程。有调查分析表明,我国越来越多的专利工作刚刚起步的企业正在由“没有专利”向“拥有专利”转变,越来越多的后发企业正在从“如何尽快、尽可能地获得专利”向“如何获得有价值的专利”及“如何形成竞争优势”转变,而一些先进企业则从“如何获得有价值的专利”向“如何运用专利制度产生专利价值”转变[7]。上述调查结论表明,企业专利战略意识和水平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从总的趋势看,是从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专利向如何有效运用专利、提升专利的价值的过程,实则是企业专利战略层次不断提升的过程。

企业专利战略运用层次不断提升也可以从其专利工作内容的不断丰富方面反映出来。例如,企业在专利工作发展初期,由于缺乏专利管理人才和经验,专利文化尚未形成,专利数量极少甚至没有。基于此,企业专利工作或者说实施专利战略的基础性质的工作主要包括:(1)培育专利意识和专利文化,如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等形式提高企业领导与员工的专利意识;(2)引进和培养专利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为企业专利管理人才队伍奠定基础;(3)制定和实施基本的专利管理制度,逐步使企业专业业务操作流程化、规范化和制度化;(4)逐步积累专利,尤其是实现专利“零的突破”,为企业实施创新战略和专利保护战略奠定基础。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已经拥有一定专利积累时,其下一步专利工作者应注重以下内容:(1)提高专利宣传教育的层次,由基本的专利知识到专利管理、专利战略方面提升;(2)完善专利管理制度,优化企业专利业务流程,包括与专利管理相关的配套机制;(3)在进一步积累专利的基础之上注重专利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由数量积累向质量提高过度;(4)建立企业初步的专利组合,提高专利保护的总体效果;(5)建立初步的专利管理信息系统或专题专利数据库,提高企业专利信息管理水平,强化专利情报和信息检索对企业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指导作用;(5)树立专利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专利风险的防范。

当企业专利工作有较大发展,进入专利战略管理的高级阶段时,其专利工作则应注重以下内容:(1)丰富专利意识和文化内容,融入专利战略管理环境;(2)强化专利的运营和商用化,使专利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竞争要素,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3)完善专利组合,强化专利与技术标准化战略的结合,重视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的专利战略联盟建设;(4)进一步完善企业专利管理机制,使其充分实现研发、技术创新与专利管理的衔接和同步;(5)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专利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提高企业专利信息化处理能力和水平;(6)提高专利管理队伍业务素质,扩大专利管理队伍,通过设立专利工程师等职位,加强企业专利人才队伍建设。

(二)企业专利产业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实施形式

企业需要利用专利制度提高其创新能力,最终是要提高专利的产业化程度。专利产业化及专利价值的实现,最终应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创新建设为保障,以企业专利战略实施提高专利能力,更全面地保护企业专利成果[8]。有学者认为,专利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专利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市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易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逐步实现智慧创作物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9]。该观点还认为,在企业层面,专利产业化就是如何利用市场经济规律,使其专利转化专利为企业带来效益,为企业带来财富和金钱利益。笔者则认为,专利产业化是企业实现其专利价值的根本途径之一,对于企业自身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环境下我国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之一。专利产业化前景与水平,也是检验某一项或者某一类专利市场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这是因为,专利本身是对市场份额控制的专有权利,而产业化意味着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将专利通过产品化、商品化等形式和途径进入产业化领域,并利用专利自身的专有性特点和功能,就能使这一静态的权利资产在动态运用中保值增值,使专利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提供保障。专利产业化意味着专利这一法律意义上的专有权利具有了新的内涵,即专利被企业赋予市场属性和经济属性,从而使其在市场经济中更富有生命力。

企业专利产业化也是企业服务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改变、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由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强调对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知识经济时代,专利成为一种极端重要的知识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表现为专利的竞争,获得和拥有专利优势日益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然而,企业专利优势需要借助于动态化应用专利才能获得,专利本身无论具有多大的技术含量或市场前景,其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都离不开产业化这一途径。专利产业化还是专利战略中的应有之义,尤其体现于专利的应用方面。由此看来,企业应将其拥有的专利产业化作为专利经营管理和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为此,在专利创造阶段,企业就应引入专利产业化思维,尽量使其未来获得的专利具有产业化前景,在产业化大潮中换发新的生命力。

正是因为专利产业化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和竞争力提高具有关键意义,近些年来党和政府无不强调促进专利产业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和制度予以落实。例如,2006526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第31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专利化、商品化、产业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其中专利产业化无疑是知识产权运用的重要内容。

尽管如上所述,专利产业化对于提高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我国企业专利产业化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我国企业专利运用的实际情况看,专利产业化意识薄弱、产业化程度低是普遍存在的情况。尤其是没有建立起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技术研发取得的大量科研成果缺乏对市场化应用的充分评估和考虑,研发与市场严重脱节,“重研究、轻应用”的现象非常普遍。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研究——人文精神、制度理性与规范设计
中国知识产权法院建设若干问题思考
商标通用名称化及相关侵权问题研究——以“金丝肉松饼”商标侵权纠纷案为考察对象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组织协同建设研究
我国知识产权法院与普通法院关系研究
网站创始人
个人简介:(学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个人简介:(实务)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通讯处:(Zip:10008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ICP证号:京ICP备12039890号-3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413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Zip:100088)

技术支持:律师营销网  您是网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