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请登录], 新用户?[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English
当前位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 论文精粹 >  文章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野下我国企业专利战略研究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冯晓青  时间:2016-03-05  阅读数:

 

                                                         冯晓青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北京 100088

 

   原载《学术交流》2016年第1期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主体,其实施专利战略的能力和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野下,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需要看,我国企业实施专利战略均具有极大的必要性。企业专利战略实施具有层次性,应随着自身技术上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升。企业专利战略实施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专利产业化问题,专业产业化也是技术创新与企业专利战略的共同目标。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专利战略;技术创新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20153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则指出:要“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显然离不开企业这一创新主体。由于专利制度是保护和鼓励创新的重要的知识产权制度,企业利用这一制度,有效地实施专利战略,就成为落实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本文拟在探讨企业专利战略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专利战略实施相关对策。

 

一、企业知识资本的重要性决定了专利战略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知识资本逐渐取代了土地、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重要性,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源。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凸显更是提升了知识资本的地位。迄今为止,知识资本已经成为生产要素的主导型因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

--------------------------------------------

收稿日期:2015-04-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知识产权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1AZD047);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4FXB019)。

作者简介:冯晓青(1966-),男,湖南长沙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从事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管理与战略研究。

改变的关键。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下,知识资本的核心是知识产权,因而知识产权制度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日益重要。基于知识资本的重要性,发达国家政府、企业和中介

机构非常重视将知识产权作为知识资本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以最大限度地提升知识产权的效益。在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甚至被认为是继人财物之后的企业拥有的“第四经营资源”,可见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当前已进入所谓知识经济时代。根据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观点,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世界经济结构及其增长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这就是知识、技术、信息在推动经济增长中作用越来越明显,知识资本被广泛应用,知识产权地位日益凸显。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成为支撑知识经济的重要保障,而知识产权本身成为知识经济社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与此相关的是“知识资本”概念的提出及其替代传统的有形资本、实物资本而成为新经济时代的“宠儿”,在知识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产权与知识资本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两者并不等同。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知识价值认识的拓展和深化。知识资本,顾名思义,是以知识形态体现的资本,是企业在生产、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所投入的知识和技术。一般认为,知识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和顾客资本。其中,顾客资本与以消费形态表现的消费资本相关,它包含企业信誉、营销渠道以及顾客忠诚度等内涵。在研究知识资本问题时,还需要将其与货币资本相区分,所谓货币资本是指以货币形式体现的生产资本,是指产品生产、销售以及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以货币购买形式体现的物质性投入。知识资本还可以从广义与狭义的角度加以理解。如有学者认为,“广义的知识资本是指以人或其知识成果为载体所凝聚的知识总量。它包括人力、管理、技术、经验及其相应的知识与科技成果等要素。狭义的知识资本是指以人或其知识成果为载体的知识总量在工作岗位上一定期间内释放出来的现值。它包括员工积累的知识及其成果的应用,以及正在创造的知识及其相应的成果等”[1]。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看,从狭义上理解知识资本更贴近知识产权的范畴。知识资本不等于知识产权本身,而知识产权是知识资本运作后产生的成果。“知识资本”概念的提出,为人们探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流转及其应用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不过,如何对知识资本进行计量,确定知识资本的计量单位、计量标准与实践应用,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学者即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主要贡献。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作用的的急剧提升,知识和技术含量在经济元素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传统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生产率指标很难完整、全面反映新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做出的主要贡献,取而代之的是“知识生产率”这一全新的指标体系。当然,知识经济时代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或者不重视物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事实上,无论是知识资本还是知识产权,都离不开对有形物的依托,并最终以有形物质体现或反映,只是在物质产品生产、流通以外,还存在与知识资本、知识产权直接相关的“知识产品”的生产与流动过程。所谓“知识产品”,是基于知识、技术、信息形态而凝聚了知识劳动的智力产品。知识产品与传统的物质产品的重要区别在于,它具有非消耗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并具有无限使用的特点,因而它能够为市场经济主体创造出更高的利润,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知识产品在知识经济中的广泛传播和利用,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资本形态即知识资本。知识产权学界一般认为,知识产品就是知识产权的客体。不过,从知识资本的意义上看,知识产权制度所保护的知识产品,并非知识资本的全部,而只是部分而已。这是因为,知识产权本身是一种财产权,知识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之知识产权是能够在市场上流通、转移的知识财产,而不是知识资本的全部。正如有学者指出:在知识产权制度下,知识成果以货币资本形式进行量化之后在市场上流通,但此时知识并非真正的资本。知识产权只是知识资本的成果,而不是知识资本本身。原因在于,知识产权无法完全涵盖、展现知识资本的所有成果,它只是关注可以购买和市场流通的那部分成果。而且,“在知识产权制度下,很大程度是由货币资本代行知识资本的职责,而不是让知识资本本身参与管理并承担责任。在人们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之下,货币资本所有者仍然是企业的控制者、企业责任唯一的承担者和企业利润的唯一享有者 [1]基于这一认识,其甚至主张将现行的知识产权体制转化为知识资本体制,并量化全部知识资本,以凸显和充分发挥知识资本的重要作用。

无疑,知识资本的重要性大大提升了其参与企业产品经营与市场竞争的地位与作用。由于知识资本的核心是知识产权,提升我国企业“产品经营与市场竞争的地位与作用”需要从战略高度利用知识产权,有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正如英国著名的《管理知识产权》杂志编辑约夫·怀尔德(Joff Wild)曾评价中国和印度在赶超美国方面知识产权这张“牌”的重要性时所指出的:“中国和印度只有在知识产权方面赶上美国,才能展现其潜力。不仅要在狭小的法律观念上赶上美国,在将创新转化为可以量化的、能够使用的产品的整个过程方面,也要能与美国相比。换言之,要能够发现、创造知识产权机会的途径以创造新的系列产品,进而增加公司财政收入和国家经济的有效值” [2]。由于专利是知识产权中的关键内容,专利技术本身也代表了企业创新成果和创新能力,因而也可以认为:企业知识资本的重要性决定了专利战略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

 

二、企业专利战略实施对创新活动的激励

 

我国企业实施专利战略对创新活动的激励,根源来自于专利制度的激励功能。专利制度是一种激励创新的管理制度和法律制度。很多经济学家对专利制度的功能和作用做过深入研究。例如,经济学上的期望理论认为,专利制度赋予了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的专有权利,确保不仅能够收回对发明的投资,而且可以通过控制相关市场而获得利润,这样就为人们从事发明创造活动提供了一个“回报预期”,鼓励人们投资于发明创造活动,而社会将从发明创造中获益。古典经济学家萨伊(Say)和克拉克(Clark)也认为,专利制度有利于鼓励发明,因为在付出较小成本的前提下专利制度能够鼓励发明创造,社会则从该发明创造中获益。可以认为,企业实施专利战略激励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是充分利用专利制度激励创新、保护创新成果功能的重要体现。具体而言,还可以从专利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两方面加以理解。

(一)企业专利与创新绩效

专利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专利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其原因在于,专利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从资源观理论看具有稀缺性、异质性与难以模仿性等独到特征,从法律属性看具有独占、排他性等特征,因而可以通过对技术和市场的占领获得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这里的竞争优势或者说“市场竞争优势”,是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而具有的与众不同的特色、品质,而该特色、品质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获取良好经济效益。根据现有研究,确立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要素有卓越的效率、可靠的品质、创新和顾客反应。以可靠的品质而论,企业提供高质量产品或服务能够形成较好的品牌声誉,也能够减少在次产品和低标准的服务上浪费时间,从而能够为企业带来低成本收益,取得竞争优势[3]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研究——人文精神、制度理性与规范设计
中国知识产权法院建设若干问题思考
商标通用名称化及相关侵权问题研究——以“金丝肉松饼”商标侵权纠纷案为考察对象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组织协同建设研究
我国知识产权法院与普通法院关系研究
网站创始人
个人简介:(学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个人简介:(实务)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通讯处:(Zip:10008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ICP证号:京ICP备12039890号-3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413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Zip:100088)

技术支持:律师营销网  您是网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