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请登录], 新用户?[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English
当前位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 知识产权论坛 > 专利法论文选登 >  文章

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研究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  时间:2009-01-11  阅读数:

[1]

                   (浙江省委党校软科所 包海波13958184238 
bhb2008@sina.com)

 

内容提要:研究与开发溢出效应实质上是知识资本利用的非市场化,因此它对技术创新活动的私人动机和技术市场的运行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专利制度通过确定创新者对R&D投资产生知识的知识产权,实现了将研究与开发溢出效应内在化于知识产权的市场交易中,并借助一系列的微观机制来调节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分享,从而促进了技术知识的创造和有效扩散,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研究开发溢出效应、专利制度、技术创新、R&D激励、知识产权

 

由于在以研究与开发(R&D)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着外部经济效应,即研究与开发溢出效应,因此在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的过程中会出现市场机制失灵的现象,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下降。专利制度以知识产权界定的方式实现了研究与开发溢出效应的内在化,从而实现了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促进了人类社会技术创新活动的日趋活跃,为人类文明带来了长期、稳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       研究与开发溢出效应的概念

以研究与开发溢出效应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常见现象,它标志着知识资本的非市场化转移,对技术创新和扩散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会产生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一)研究与开发的溢出效应

在经济领域中, 研究与开发(R&D)活动主要是以发现或得到新产品、新工艺为目的,它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源头与核心环节。研究与开发的投资活动本质上是知识资本的投资活动。它区别于其它投资活动的特征是:研究与开发的利益主体进行R&D投资时,不能排除其它利益主体通过自由使用R&D投资产生的技术知识来获得R&D投资的收益。这种研究与开发投资者的收益溢出(spill over)到经济活动中其他人手中,而获得收益的人不必为研究与开发活动所产生的技术知识的使用支付费用的现象,被称为研究与开发的溢出效应(R&D Spillover)。

    Griliches (1979)最早研究了研究与开发溢出效应对生产率增长的总体影响,并区分了产业间溢出与企业间溢出的区别。他认为:一个企业或产业的生产率不仅依赖于自己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所产生的技术知识,而且依赖于他可得到的全部知识流(pool)。因此,研究与开发溢出是指外部知识资本对企业或产业的生产率的影响。他特别强调,产业间溢出是指产业i的研究小组从产业j的研究成果中免费“借”过来的知识。[1]

    Spence(1984)作出了企业间研究与开发溢出效应的经典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在Spence的分析中,研究与开发投资的目的在于减少生产成本(工艺创新)或减少消费者的需求成本(产品创新)。企业i在时间t的生产或市场的单位成本Ci(t)依赖于该企业和其他企业在研究与开发投资上的累积影响:Ci(t)=F(Zi(t))。F(Zi)是Zi的减函数,而Zi是企业i得到的有关成本减少的知识总量。Mi(t)是企业i在研究与开发上的现在投资,则Zi(t)=Mi(t)+θΣMj(t)(自变量上的点代表对时间的偏导),参数θ表示溢出。若是θ=0,则不存在溢出;若是θ=1,则每个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投资被完全吸收;若0<θ<1,则存在不完全溢出。[2]

    Levin、Reiss(1988)在Spence讨论的基础上,区分了成本减少的研究与开发(工艺R&D)溢出和创造需求的研究与开发(产品R&D)溢出。其中,产品R&D投资影响每个企业的需求曲线,不仅直接改变自己产品可察觉的品质,而且通过对其他企业的产品品质的影响间接影响产业需求。[3] Levin、Reiss得出结论:工艺R&D与产品R&D投资具有可替代性,溢出作用机制相似。

    研究与开发溢出效应,反映了产业间或企业间非市场化的知识资本相互影响的关系。由于知识资本的非市场化的使用,直接影响技术创新和扩散过程中相关各方的利益状况,必然会对知识资本的生产或使用---R&D投资与受益活动中的各种利益主体的行为策略产生影响。

   (二)研究与开发溢出的方式

    产业内各竞争企业获得工艺和产品创新的技术知识有七种方式:(1)技术许可;(2)专利公开;(3)出版物或技术会议;(4)与创新企业的雇员会谈;(5)雇佣创新企业的雇员;(6)产品逆向工程;(7)独立R&D。其中(2)(3)(4)(5)(6)是研究与开发溢出的主要方式。Levin(1987)的统计显示私人间信道、产品逆向工程和专利公开,是对竞争企业的技术知识学习的有效手段,从而反映了非自愿R&D溢出的存在。[4]

二、 研究与开发溢出效应对技术创新活动的不利影响

尽管研究与开发溢出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知识的自由流动和快速扩散,但研究与开发溢出作为一种知识资本非市场化的转移,其外部经济效应将使技术创新活动的投资者的私人收益率低于社会收益率,创新者进行R&D投资的动机会有所下降,在技术创新和扩散过程中会出现市场机制失灵现象,最终导致社会的技术创新活动水平和市场经济效率的下降。

      (一)R&D溢出对技术创新投资活动的损害

R&D溢出是一种外部经济效应,它使R&D投资的私人收益率低于社会收益率,在市场经济中会对私人从事技术创新投资活动的动机产生损害。

在每个产业中,R&D投资的社会收益率与各企业的成本最小化作用相关。由于R&D溢出的知识资本与自己的R&D活动产生的知识资本具有替代关系。获得R&D溢出的企业可以通过成本的调整,将获得的外部知识资本吸收,从而使相应的成本下降,并使市场收益提高,因此R&D投资的社会收益率提高。Cohen、Levinthal(1989)的结论是自己R&D资本是借来的R&D资本的有比例的不完全替代。其替代率依赖于知识吸收函数和借来的R&D资本的规模。[5] 知识资本的可替代性就提高了R&D投资的社会收益率。

曼斯菲尔德(1977)考查了17项重要R&D项目的创新后,指出这些创新投资的社会收益率非常高,平均值是56%,而私人收益率是25%,社会收益率超过私人77-150%。[7]    Jaffe(1986)考查了制造业中相互交叉部分的溢出,结果是相应的R&D资本的社会收益率高于缺少溢出的部分40%。[8] Bernstain、Nadiri(1989)考查了化学、石油、机械、仪器四个产业。在这4个产业中,R&D收益的净社会收益率都大大超过了净私人收益率。在机械产业中,两种收益率有30%的差异,是最小的差距。化学、仪器、石油产业的收益率的差异分别高达67%、90%、123%。[9]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企业间R&D资本积累的过程中产生了溢出效应,R&D投资的私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R&D投资的收益具有不可完全独占性。R&D的收益的不可完全独占性反映了R&D产生的技术知识的公共商品属性。对于R&D溢出,一方面企业的R&D投资动机不足,另一方面企业等待并模仿的动机增强,即出现“搭便车问题”。

     R&D活动具有高成本、高风险的特征。一方面,具有高技术水平和复杂技术系统的成功发明需要高成本投入。另一方面,技术目的的实现和R&D投资的回收有依赖于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具有很高风险性。如果企业对R&D的高成本、高风险的投资不能得到足够的市场收益,以使投资值得进行,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承担R&D投资的动机就会不足。曼斯菲尔德(1977)的研究结果显示,根据事后的调查,在30%的案例中,收益的私人比例太低将导致没有企业愿意投资于创新项目。但从社会的角度看,收益的社会比例如此高,那么这种投资又是值得的。

    相反,对于R&D投资所产生的技术知识,其复制和传播成本较低。与R&D投资的创新者在市场上竞争的企业,可以通过低成本的方式得到溢出的知识资本,掌握有关新产品或新工艺的生产技术,模仿或改进已有创新,然后自己生产并进入市场,从而夺走R&D投资的创新企业的一部分市场和相应的R&D收益。甚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模仿企业有可能由于成本优势而淘汰创新企业。

    由于创新者的R&D投资活动成本高、风险大,而模仿或改进的成本低、风险小,导致市场竞争中的企业的R&D投资动机下降,等待动机加强,相当一部分企业的R&D策略将倾向于等待的策略。溢出效应涉及的R&D资本的非市场化关系,导致市场机制的失败,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并不能自动产生有效的R&D资源配置,产生市场失败问题,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R&D溢出效应使技术扩散处于低效和无序的状态。

    在R&D溢出的情况下,R&D投资者趋于使用保密的方式来提高R&D独占性,这样不利于技术知识的扩散。由于技术交易本身的特点是其存在许多交易障碍,交易费用太高,而R&D溢出效应的广泛存在更加剧了技术市场的失败,使技术扩散过程处于低效和无序的状态。R&D溢出效应不利于技术市场交易的原因在于:

    (1)不对称信息和机会主义。技术市场具有交易双方对技术商品价值的信息不对称的典型特征。技术转让方拥有较多的技术知识,而技术受让方则期望在得到这些知识后,不完全执行合同就获得相应的收益。

     (2)不确定性。技术的经济表现是不确定的。技术在新的环境下不一定适用,产品需求可能发生变化,新技术可能替代它。另一方面,在合作过程中,与回报有关的受让方技术应用和市场收益的信息是难以保证的。

    (3)风险规避。技术交易双方都希望回避风险。许可方具有失去对技术的私有控制的风险,被许可方承担对生产和市场进行大量投资,技术表现却可能不象许可方承诺的那样好的风险,特别是由于R&D溢出的外部性导致的市场竞争,使被许可方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

 ( 4)交易成本。由于技术知识的外部性所产生的一系列确定、交换、监督或执行合同并防范“机会主义”的成本,将过高的交易成可能会使技术交易失败。Teece(1976)的研究结果显示技术转移的交易成本占接受者的项目总成本的2-59%,平均为19%。[10]

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保证,而技术知识的保护方法是商业加密时,技术交易的进行是相当困难的。技术交易市场的失败就使R&D投资的产出——技术知识与其他经济资源的结合过程变得非常困难,阻碍了新技术在各产业部门和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从而对技术创新活动和整体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研究与开发溢出效应的知识产权解决方式—专利制度

专利制度通过确定创新者对R&D投资产生知识的知识产权,实现了将研究与开发溢出效应内在化于知识产权的市场交易中,提高了技术创新活动的私人收益率,并借助专利制度安排的微观机制合理调节技术创新活动的经济利益分享,促进技术知识的创造和有效扩散,从而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一)研究与开发溢出效应的解决方式

在经济领域中,有效解决外部经济效应的方式是将外部性内在化。外部性内在化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将外部收益或成本内含于某种经济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中私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是一致的。通过确定投资与受益相一致的经济关系,改进投资者的受益状况,外部性内在化的方式就增强了经济活动的投资动机。对于R&D溢出,存在五种方法使外部性内在化:

 1、R&D的公共商品的公共投资方式。即由政府以及私人基金会等组织进行R&D投资,R&D投资产生的技术知识由全社会共同分享。这种方式是将R&D溢出的外部性内在化于社会的集体行为之中。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对重大经济价值的科技项目进行积极的投资和组织管理,就属于这种情况。此方式比较适用于基础研究阶段。

 2、R&D投资的政府补贴。即对R&D溢出的受益者征收相应的税金,而给R&D投资者以相应的补贴,以提高R&D投资的私人收益率,使之趋近于社会收益率。这种方式是将R&D外部性内在化于R&D活动的税收调节中。它是各国进行R&D投资激励的重要方式。但由于税率的确定是困难的,政府不可能给每个创新项目以准确的补贴,因此一般是确定基本的补贴率。

 3、合作的R&D活动。即潜在的R&D收益各方共同投资于R&D项目,共同分享R&D的市场收益。各方在投资与获得收益的活动中的责任与相应的比例,经谈判后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将R&D外部性内在化于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关系中。合作R&D是R&D活动的重要形式,我国产学研合作也属于这一形式。此外,目前跨国公司间的R&D合作活动日益频繁,已成为跨国公司实现技术创新资源战略合作的主流方向。

相关文章
专利权共有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中国专利权质押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制度研究
被许可人破产时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处理探析*
企业合作研发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控制
网站创始人
个人简介:(学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个人简介:(实务)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ICP证号:京ICP备12039890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413号

技术支持:律师营销网  您是网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