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请登录], 新用户?[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English
当前位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 知识产权论坛 > 专利法论文选登 >  文章

专利商业化的动力生成与策略选择:基于专利动机的一种解释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陈朝晖 朱雪忠  时间:2012-06-30  阅读数:



专利商业化等技术创新活动,是基于科技、市场和政策等外部驱动因素和以专利动机等内部驱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专利动机将导致一定专利行为的逻辑,能够分析专利活动产生的原因,深入了解专利商业化等专利应用行为的发展规律。要使专利活动取得预期绩效,不能忽视专利行为与专利动机之间的内在关联。

2 专利动机及其类型

 

根据上述分析,专利动机是引起维持专利活动、并促使专利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部动力。无论专利行为人是企业还是个人,专利行为必然是内在动机的外部表现。国内学者通过对专利动机与专利闲置关系的研究[11],指出了专利权人的专利动机对专利技术实施的影响。国外几乎所有的文献,都把传统的、防止模仿的保护动机作为专利最重要的动机。本文把专利动机分为三种类型,即保护动机、经济动机和战略动机,来分析专利动机对专利行为的影响。

 

2.1 专利的保护动机

 

专利的保护动机既是传统的和基本的动机,也是最重要的动机。制定专利法的目的在于“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按照我国专利法,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符合这些法律要件所授予的权利,就具有相应的衍生价值,即法律价值、技术 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专利保护动机是其法律价值在行为范畴的映射,体现了专利权的法律性质。严格地说,专利并不是一项技术创新或一个技术文件,它只是一 种法定权利,在法律保护的期间和范围内才有效。专利权还是一种垄断权,专利所有者和使用者可以垄断实施权利,获得垄断利益[12]。专利申请在于获得一种法律授予的不容侵犯的垄断私权,附着垄断性的保护动机自然就成为专利的基本动机。经济学家认为,专利制度是以静态功效为成本来提高动态功效。即私营部门潜在的革新能力一俟知识产权制度提供专利保护就会得到释放

专 利保护动机演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战略性”的全方位渗透。企业专利保护从原来的对“技术创新的保护”,正发展为“通过专利形成对竞争优势的保护”,换言 之,专利保护动机已经从侠义的技术创新领域渗透到广义的市场竞争领域,其目的在于形成更为宽泛、复杂和灵活的竞争优势保护机制。企业竞争优势保护机制由两 个部分构成,一是以专利、商标、版权等基于知识产权的正式保护机制,二是包括“时间领先优势”、“建立与顾客的忠诚关系”等非正式保护机制。研究指出, “海外专利战略”和“国内专利战略”已被认为是保护竞争优势的主要方式[13]。这种非正式与正式两种保护机制的结合,也预示着专利保护动机在战略领域的延伸。

 

1.2 专利的经济动机

 

专 利的经济动机旨在通过提供获利的可能性来形成追求创新与知识分享的激励机制。在现实环境中,内生于专利制度的经济动机通常表现为对直接经济利益的追求。研 究认为,专利通过给予创新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垄断权,使企业获利以弥补企业创新所付出的成本,是专利制度设计的根本目的[14]。换言之,专利权机制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一个途径。它通过授予制造商一些暂时的市场专有权利,使制造商通过向消费者索取基于其排斥竞争能力的价格,回收研发投资成本并获取利润,以报偿他们将产生有关发明的知识公开化。对于企业,专利在所有的创新保护战略中有特别突出的地位是毫不奇怪的,这些战略不仅旨在加强对企业资产的保护,也在于获得适当的经济利益。

研究指出,在专利强有力的垄断机制中,许可协议等合同模式可用于从创新技术中获利[15]AT&T、IBM和HP等都把专利许可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6]。据不完全统计,1998-2008荷兰皇家菲利浦公司累计向中国企业转让了9485专利,占我国全部专利转让数的63%。显然,作为追求利润的盈利组织,企业通过专利商业化来获取基于研发投入的经济利益,是实施专利战略的主要动机。当然,专利商业化的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Chesbrough认为从1990年代起,公司高层开始把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当作产生特许收入、提高企业市场价值的资产

尽 管文献基本上不直接讨论专利的经济动机,但关于专利价值及其评估的研究已表明人们对专利潜在经济利益的浓厚兴趣。研究认为,专利不只是一项包括初始成本和 近期可能回报的投资,而是一系列复杂的包括成本、实际利益或潜在利益在内的可能性。通常情况下,这些利益随着持有时间的推移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也会因 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的行为变化而有所不同[17]。相应,基于估价方法的期权定价理论和方法,正从实物资产领域应用到专利估价、企业专利组合和其他知识产权管理领域之中。

 

1.3 专利的战略动机 

 

传 统上,企业专利动机在于保护自己的重大创新,一般不会为次要创新或在非业务领域申请专利。然而这种“绅士”行为已逐步变得更具有攻击性和侵略性,专利应用 战略性的增强使专利成为一种竞争工具。早在1930年代,美国一些大公司就用“封锁”和“围墙”等词来描述专利行为的战略性。实际上企业申请专利的原因已远不止于通过专利来获得直接利润。除了传统的保护动机,最突出的动机还包括“防止竞争对手申请专利”和“谈判中的专利应用等等[18]Svensson调查发现,29%的有效专利属于“封锁专利”。这样看来,防止模仿的保护动机仍是最重要的专利动机,封锁动机、声誉动机、交换动机和激励动机是重要的战略动机。“竞争对手活动迫使申请专利”、“专利包围”、“专利网络”等动机也为人关注。甚至有研究认为,专利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已超过了通过R&D投入获取直接回报的传统角色[19]专利战略动机更加凸显专利垄断性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通过法律赋予的垄断性来形成竞争优势,由此得到的垄断价值和控制地位,是专利传统的技术价值或市场价值难以做到的。

对“专利沉睡”的研究证明,正是专利得到法律的保护才产生专利在战略上的考虑。从这个意义来看,沉睡专利不是边缘专利,其重要性程度并不低于非沉睡专利,企业的战略特征可能会影响专利沉睡的倾向性。类似,Bessen在研究复杂技术的专利战略时认为,专利丛林迫使专利竞赛的参赛者迅速建立专利组合,尽可能形成进入障碍[20]。国内研究指出,沉睡专利指既没有积极开发也不进行消极利用的专利,应排除阻碍专利和问题专利[21]。沉睡专利的出现不能说完全是出于战略动机的考虑,包括专利持有人缺乏互补性资产、市场未成熟、专利许可谈判失败等也是主要原因,但也不应忽视战略动机的重要影响。只有足够数量的新增专利,才能满足不断增强的战略动机的需要。

需 要指出的是,对于个人发明者或小型企业,基于战略原因而持有专利的比例是很少的,专利战略动机更多体现在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上。所以,从静态观点而 言,企业规模的不同导致了专利动机的差异,形成了专利行为的动力机制,对专利商业化的内容、路径及和绩效产生影响,而从动态观点来看,企业成长过程也是规 模不断扩张的过程,专利动机的演变往往会导致企业生命周期中不同的专利策略和行为,形成促进专利战略的发展动力。由此推论,专利动机不仅是1990年代欧美等国专利申请的强劲增长与大量专利沉睡现象同时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更是企业专利应用在层次和范围不断延伸的动力来源。

 

3 专利商业化的策略选择

 

3.1 个人发明者的专利商业化策略

 

对于个人发明者来说,对技术创新经济回报的独占是非常重要的[22]。 由于专利的申请和维持都需要一定的投入,个人发明者进行专利活动的主导动机是经济动机。在获得法律保护之后,很多个人发明者在经济动机驱动下从事专利商业 化活动,但由于缺乏必需的互补性资产、资金和交易信息,专利商业化的主要策略是创办公司、许可使用和转让出售。尽管商业化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但是由 此可能会带来丰厚的利益回报,这始终是一种诱人的动力。从成功的案例来看,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资的恰当结合是个人专利商业化成功的关键。以朗科公司为 例,USB闪存盘技术的研究始于1998年,1999年研发获得成功并于同年11月提出中国专利申请。2000年6月,该项目获得了国外风险投资,极大促 进了该专利商业化的进程。由此看来,个人发明者的专利质量是提高商业化成功率的关键。这就从一个侧面解释了我国非职务发明商业化成功率较低的原因,尽管国内很多业余发明者可能有比U盘发明者更为强烈的经济动机。

另外,商业化流程中的“技术评价”和“市场预评价”是紧密相连的关键流程,只有在这两个评价通过并得出专利具有较高商业化价值的结论后,才能考虑进一步的产品发展和商业化目标的确定问题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专利创造性评判中的技术启示
研究工具专利的前景探析
“毒明胶事件”的专利法思考
申请或出让专利时请三思
专利创造性评判中的技术启示
网站创始人
个人简介:(学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个人简介:(实务)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通讯处:(Zip:10008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ICP证号:京ICP备12039890号-3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413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Zip:100088)

技术支持:律师营销网  您是网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