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创新条件下的专利集中战略研究
来源:《科研管理》.2010.5.157-163. 作者:袁晓东,孟奇勋 时间:2012-05-03 阅读数:
1 引言
如何从分散的专利权人那里有效率地获得互补性专利(Complements Patent),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难题。开放式创新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要素:知识产权对企业核心技术的保护和存在具有效率的知识产权交易中介市场。在缺乏具有效率的专利交易市场时,开放式创新可能不会促进创新绩效。任何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都不可能拥有技术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和技术。某个特定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激增容易产生“专利丛林”,进而引起专利“反公地悲剧”。高额的专利交易成本和频繁的专利侵权诉讼,可能阻碍专利的扩散与运用。为了促进专利交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以获取并许可专利作为盈利模式。美国市场上活跃着200多家专利经营公司,每家企业至少拥有几百项专利。这些专利经营公司将“汇集分散专利集中管理”确定为企业整体战略目标。这预示着一种全新的专利战略类型——笔者称之为“专利集中战略(Patent Focus Strategy)”——开始出现。解释专利经营企业选择专利集中战略的原因,明确专利集中战略的内涵,提出我国借鉴专利集中战略的建议,对提高我国企业运用和管理专利能力并促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学者长期关注企业专利战略,但主要是针对专利一体化的企业进行研究。Samuel Rabino认为专利资产如同一把双刃剑,专利权人通常可以使用两种基本的专利战略:防守性使用专利和进攻性使用专利。 [[1]]Dieter认为专利战略只是企业整体商业战略的一部分,防守型专利战略又称为保护战略,进攻型专利战略又称为交易战略。 [[2]]Russell L. Parr认为专利许可有时能够对抗竞争,知识型企业应将专利许可纳入竞争战略,实施“专利许可战略”。[[3]]Ziedonis在调查了美国67家半导体企业专利获取行为之后,认为企业为了解决技术市场中潜在的“敲竹杠”会更为积极地实施专利获取战略。[[4]]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专利战略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简单的分类层面,将专利战略分为进攻型、防守型、混合型和跟进型战略。[[5]]研究战略的分类,有助于进行统计分析而做出整体的观察。 [[6]]传统专利战略类型是基于封闭式创新环境下的3个假设。假设1:企业已经开始实施专利,即已经实现或准备实现专利一体化。假设2:企业对专利采取分散管理模式。假设3: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是一种对抗、非合作的竞争关系。这3个限制性假设约束了传统专利战略适用的范围。由此产生的理论,无法解释专利经营公司所选择的专利战略类型。在开放式创新
条件下的专利集中战略不同于传统的专利战略。本文以美国高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①](以下简称“高智投资”)实施的专利战略为案例,实证分析专利集中战略的内涵,运用开放式创新和专业化分工理论对专利集中战略产生的原因进行合理解释,提出我国企业借鉴或运用专利集中战略的建议。
2 专利集中战略的内涵
2.1 专利集中战略的概念
成功的商业模式取决于企业如何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业务层战略,以实现差异化、成本和定价之间的匹配。[[7]]迈克尔·波特依据公司目标市场和所追求的竞争优势的差异,归纳出三种基本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
- 个人简介:(学术)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 个人简介:(实务)
-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 通讯处:(Zip:10008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