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请登录], 新用户?[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English
当前位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 知识产权特色论坛 > 知识产权特色论坛(之三) > 知识产权侵权及其法律责任 >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总论 >  文章

论数字时代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制度适用的有限性及出路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王太平 姚鹤徽  时间:2009-12-01  阅读数:

以著作权人和技术开发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为视角分析该制度在具体适用上的有限性期能给其在著作权法中以合适的定位

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制度著作权法对技术发展的回应及其面临的困境

    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永远是著作权法发展的永恒动力传播技术在给著作权人带来更多商业机会的同时也便利了盗版行为不论是握在僧侣复制者手中的一枝笔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机录音机还是可以录像的DVD都是一把能导致两败俱伤的双刃剑[2]190著作权法不断地调整侵权标准以应对新技术发展对著作权保护带来的冲击SONY 公司的录像机搜索引擎到网络P2P 共享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终端用户的著作权侵权行为泛滥成灾也激起了著作权人不断尝试追究新技术和服务提供者的责任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制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并不断调整的

    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制度是美国Gershwin 案确立的在该案中因被告Columbia Artists Management, INC.(CAMI) 在其组织的音乐会上上演了原告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引发诉讼地区法院认为CAMI 侵权成立CAMI通过组织监督和控制地方音乐组织及明知为侵权依然参与其中的方式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Anderson 法官认为某人知悉侵权活动而引诱促使或提供了实质性帮助可以作为帮助侵权者承担责任[3]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的服务提供者———新型复制设备和基于网络的共享软件的提供者出现了于是著作权人开始试图将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制度适用于新的技术条件美国的SONY 案是探讨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适用于新技术条件的第一个案件该案中被告SONY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企业名称“傍名牌”引发的侵权思考
三论“信息定位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的认定——兼评“泛亚诉百度案”一审判决
对“侵权责任法第36条——网络侵权的解读”
论计算机软件侵权纠纷的法律障碍——以英特尔诉东进公司案为主要视角
网络侵权案件地域管辖确定问题研究
网站创始人
个人简介:(学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个人简介:(实务)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ICP证号:京ICP备12039890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413号

技术支持:律师营销网  您是网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