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播技术中的合理使用制度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吴汉东 时间:2009-02-21 阅读数:
注释:
[1] 段瑞林:《知识产权法概论》,第28页,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2] 李贵方:《新技术革命与著作权法》,载《吉林大学学报》1985年第6期。
[3] Sigmund Timberg:《A Modernized Fair Use Code For Visual Auditory And Audiorisual Copyrights》,《Fair Use And Free Inquiry》,1980.
[4] [英]R·F·沃尔、杰里米·菲利普斯:《版权与现代技术》,载《国外法学》1984年第6期。
[5][6] 张隆栋:《大众传播学》第127页、12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 郑成思:《版权法》,第27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8] L.Ray Patterson、Stanley W.Lindberg,《The Nature of Copyright:A Law of Users,Right》,P187,1991.
[9] 郑成思:《信息、新型技术与知识产权》,第97、9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0] 杨崇森:《著作权法论丛》,第270页,台湾华欣文化事业中心1983年版。
[11] [荷]赫尔曼·柯思·捷奥拉姆:《合法与非法的复制》,载《法学译丛》1987年第5期。
[12] [英]伊冯·史密斯:《录音录像技术对版权的挑战》,载《法学译丛》,1987年第5期。
[13] [英]R·F·沃尔、杰里米·菲利普斯:《版权与现代技术》,载《国外法学》1984年第6期。
[14] 郑成思:《信息、新型技术与知识产权》,第9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5][16] [荷]赫尔曼·柯思·捷奥拉姆:《合法与非法的复制》,载《法学译丛》1987年第5期。
[17] [英]伊冯·史密斯:《录音录像技术对版权的挑战》,载《法学译丛》,1987年第5期。
[18] 参见杨崇森:《著作权法论丛》,第270页,台湾华欣文化事业中心1983年版;郑成思:《信息、新型技术与知识产权》第9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9] Edward W·Ploman,L·Clark Hamilton:《Copyrigh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Information Age》,P198,1980.
[20] L.Ray Patterson,Stanley W.Lindberg,《The Nature of Copyright:A Law of User,s Right》,P240,1991.
[21] Edward w·Ploman.L·Clark Hamilton:《Copyrigh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Information Age》,P199,200,1980.
[22][23] L.Ray Patterson,Stanley W.Lind-berg:《The Nature of Copyright:A Law of User,s Right》,P218—220,1991.
[24][25] 参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3年版权会议报告。
[26] [日]满日重昭:《关于作品的自由使用》,载日本《工业所有权法研究》1976年第8期。
- 个人简介:(学术)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 个人简介:(实务)
-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