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权客体制度论---以无形财产权客体为主要研究对象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吴汉东 时间:2009-02-17 阅读数:
[35] 参见孙铁成:《计算机与法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36] 参见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
[37] 相传古罗马法时期就已出现保护商标的规定,准许买主向伪造商标出售货物的卖主提出控告。
[38] 聂卫东:《商业名称的法律保护》,《法律科学》1999年第3期。
[39] 参见马俊驹等:《财产权制度的历史评析和现实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40] 参见[英]梅因:《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57页。
[41] 参见法国《拉鲁斯大百科全书》第3卷,转引自《国外法学译丛·民法》,知识出版社1981年版,第168页。
[42] 参见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第4~5页,第5页,第7页,第3页。
[43] 参见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第4~5页,第5页,第7页,第3页。
参见[英]戴维·M·沃克主编:《牛津法律大辞典》(中译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880页。
[44] 参见[英]戴维·M·沃克主编:《牛津法律大辞典》(中译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880页。
[45] 参见邓曾甲:《日本民法概论》,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46] 参见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80页;钱明星:《物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页。
[47] 参见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第4~5页,第5页,第7页,第3页。
[48] 参见邓曾甲:《日本民法概论》,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49] 杨紫烜:《财产所有权客体新论》,《中外法学》1996年第3期。
[50] 参见[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3节附译。
[51] 参见吕世伦:《黑格尔法律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2页。
[52] 参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编:《知识产权纵横谈》,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53] 参见[日]北川善太郎:《技术革新与知识产权法制》,国家科委政策法规与体制司等1998年印,第3页。
[54] [日]小岛庸和:《无形财产权》,日本创成社1998年版,序言,第2页。
[55] 参见佟柔主编:《民法总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3页。
[56] 参见吴汉东:《关于无形财产权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法学研究》1995年第3期。
[57] 参见统编教材:《民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383页。
[58] 参见吴汉东、闵锋:《知识产权法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钱明星:《物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页;张和生:《知识经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94页。
[36] 参见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
[37] 相传古罗马法时期就已出现保护商标的规定,准许买主向伪造商标出售货物的卖主提出控告。
[38] 聂卫东:《商业名称的法律保护》,《法律科学》1999年第3期。
[39] 参见马俊驹等:《财产权制度的历史评析和现实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40] 参见[英]梅因:《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57页。
[41] 参见法国《拉鲁斯大百科全书》第3卷,转引自《国外法学译丛·民法》,知识出版社1981年版,第168页。
[42] 参见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第4~5页,第5页,第7页,第3页。
[43] 参见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第4~5页,第5页,第7页,第3页。
参见[英]戴维·M·沃克主编:《牛津法律大辞典》(中译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880页。
[44] 参见[英]戴维·M·沃克主编:《牛津法律大辞典》(中译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880页。
[45] 参见邓曾甲:《日本民法概论》,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46] 参见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80页;钱明星:《物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页。
[47] 参见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第4~5页,第5页,第7页,第3页。
[48] 参见邓曾甲:《日本民法概论》,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49] 杨紫烜:《财产所有权客体新论》,《中外法学》1996年第3期。
[50] 参见[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3节附译。
[51] 参见吕世伦:《黑格尔法律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2页。
[52] 参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编:《知识产权纵横谈》,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53] 参见[日]北川善太郎:《技术革新与知识产权法制》,国家科委政策法规与体制司等1998年印,第3页。
[54] [日]小岛庸和:《无形财产权》,日本创成社1998年版,序言,第2页。
[55] 参见佟柔主编:《民法总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3页。
[56] 参见吴汉东:《关于无形财产权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法学研究》1995年第3期。
[57] 参见统编教材:《民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383页。
[58] 参见吴汉东、闵锋:《知识产权法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钱明星:《物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页;张和生:《知识经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94页。
网站创始人
- 个人简介:(学术)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 个人简介:(实务)
-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