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研究——以专利信息管理为考察视角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 时间:2013-09-18 阅读数:83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融合的法律运行机制研究”(编号:08BFX071)阶段性成果(项目首席专家冯晓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阶段性成果(编号:NCET-10-0772);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冯晓青(1966-),男,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
[①] 陈红运、张文德:《基于专利情报分析的企业技术发展战略》,《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3期。
[②] 漆苏:《企业对专利信息的运用研究》,《情报杂志》2009年第8期。
[③] 于和琴:《专利情报数据挖掘——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法宝》,《商场现代化》2008年5月(上旬刊)。
[④] 国外学者柯特奇提出的“专利预期理论”即与此相关。参见Kitch,E. W,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Patent System,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77, (20): 265-290.
[⑤] 张燕舞、兰小筠:《企业战略与竞争分析方法之一——专利分析法》,《情报科学》2003年第8期。
[⑥] 栾春娟、王续琨、刘则渊:《三星电子公司与华为技术公司专利布局的比较》,《科学管理研究》2008年第2期。
[⑦] 参见宋天华、于光、石春生:《中外两家通信设备企业技术创新布局比较研究——基于思科与华为的DII专利分析》,《情报杂志》2010年第7期。
[⑧] 参见甘志霞、吕海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创新能力动态匹配》,《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8期。
[⑨] 上述实施专利战略的形式,有的学者称为“企业自主创新创意阶段的专利战略”,涉及技术动向调查战略、专利性调查战略、公知性情况调查战略、法律状况调查战略、同族专利调查战略以及监视调查战略等。参见范纯:《论企业业自主创新中的专利战略运用》,《科技广场》2008年第6期。
- 个人简介:(学术)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 个人简介:(实务)
-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 通讯处:(Zip:10008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