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请登录], 新用户?[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English
当前位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 知识产权特色论坛 > 知识产权特色论坛(之二) > 中医药、 传统知识、遗传资源、生物多样性知识产权问题 > 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 >  文章

保护传统文化的政策目标论纲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黄玉烨  时间:2009-07-20  阅读数:

能够为使用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传统文化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的传播,可能导致对一国文化遗产的不适当利用。传统文化的任何商业上或者其他自然的滥用或者任何扭曲,是对一国文化和经济利益的损害。”④因此,非常有必要承认传统文化的固有价值,包括社会、文化、经济和教育价值;有必要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以及保存并维持这些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各民族人民和各社区的尊严、文化完整、思想和精神价值的尊重。⑤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是民族特性的产物。各民族通过各种宗教信仰、神话故事、语言文字、象征符号来表达其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反映其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传统文化往往与特定的主体相联系,由某一民族、部落或地域的人民集体创作,是对该社会群体的文化或社会特性的反映。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受所属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条件、思想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每一种文化代表一整套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因为每个民族通过其传统和表达方式最完美地体现其存在于世界之林”。⑥对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民族存在的根本,是促进民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传统文化的创作通常不是出于商业性目的,而是出于信仰或文化特性的表达。传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大都经过漫长的岁月,经过本民族或本地域的人们一代一代地传承,充分汲取了该民族或该地域的文化特质,与其特定的原初环境密不可分。不同的民族与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如我国著名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传》、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和蒙古族的《江格尔》———分别表达了这三个民族对征战英雄的赞颂与怀念之情。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特别的含义,往往与其祖先的足迹、事件和生活地域相联系,权利人非常重视其领地形象。
   
诚如《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指出的:“保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前提是承认所有文化,包括少数民族和原住民的文化在内,具有同等尊严,并应受到同等尊重。”⑦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承认与尊重,是我们保护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政策目标,也是给予传统文化所有人以精神权利保护的一个重要依据。传统文化是创作者民族特性的体现与人格的反映。创作者在传统文化中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或情感,蕴涵在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特性应当受到承认与尊重,表现在传统文化中的人格利益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具体而言,基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而需要予以保护的精神权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传统文化的权利人应当有权决定是否将传统文化公之于众。因为,在传统文化的使用过程中,无论使用人的行为是否具有商业性都有可能对创作者的精神利益构成损害。有许多传统文化专有权人并不愿意将其文化公之于众而为世人所知,或者只希望在有限的(人群或地域) 范围内为人所知,因为这些文化是其信仰、价值观的表现。如“原生境文化”产生于“圣境”理念之上,即对任何事物都有生命力的理解之上,也就是万物有灵。⑧根据习惯,这些“圣境”文化往往不允许外传或为传统社区以外的人知悉,即使在本社区内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知道和使用的。如果未经许可就对“圣境”文化进行滥用,将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第二,传统文化的权利人享有以适当的方式表明其创作者身份的权利。在传统文化上表明其创作者身份的权利
共12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保护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别权利保护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
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模式选择与制度设计
论土著人传统资源与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
网站创始人
个人简介:(学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个人简介:(实务)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ICP证号:京ICP备12039890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413号

技术支持:律师营销网  您是网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