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请登录], 新用户?[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English
当前位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 论文精粹 >  文章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述评(上)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冯晓青  时间:2010-12-22  阅读数:

16页。

[39] 中国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较古老的地质历史,孕育了极其丰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是全球12个“巨大多样性国家”之一。参见梁国栋:《把根留住——我国修改专利法保护遗传资源》,《中国人大》20081025,第27页。



[40] 中国生物物种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项目组曾发布《中国生物物种资源现状与保护》调查报告。根据该报告提供的数据,中国遗传资源引进少而流失多。参见孙继斌、丁金凤:《专利法修订 剑指基因窃取》,《中国发明与专利》2008年第101期,第32页。



[41] 2009年专利法还在专利申请部分中涉及到遗传资源保护的问题。参见本文第四部分。实际上,这一规定也明确了遗传资源可以成为专利权的客体,成为一种无形财产,因为它暗示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可以被授予专利权。从产权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出发,产权激励是保护财产权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在当代,遗传资源日益成为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形式和财产权保护的客体。中国专利法首次引入遗传资源的保护,是对这一潮流的积极回应。另外,关于遗传资源作为财产权的客体,也可以从Trips协议第27条第3款的规定得以理解。根据该条款规定,成员有义务对利用了遗传资源的发明创造给予保护。进一步说,成员可以将除微生物之外的动植物和生产动植物的主要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方法排除出专利保护范围,但应保护植物新品种。由于植物新品种、微生物等涉及到遗传资源取得和利用的问题,可以认为协议实际上要求各成员就利用遗传资源取得的植物新品种及其培育方法给予强制性的保护。



共14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述评(中)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述评(下)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述评
商标法第三次修改立法建议与理由
注册驰名商标需要扩大保护、但亦存在“度”的限制——“杏花村”商标注册行政纠纷案解
网站创始人
个人简介:(学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个人简介:(实务)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ICP证号:京ICP备12039890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413号

技术支持:律师营销网  您是网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