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案”二十年祭——回顾、反思与启示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王迁 时间:2009-02-16 阅读数:
“共享目录”的功能,而无需通过主服务 器进行文件搜索。目前流行的两款P2P软件:KaZaA Media Desktop和Morpheus就使用了 这种分散式P2P技术。它们分别由Grokster公司和StreamCast Net-works公司向网络用 户免费提供。虽然用户在使用这两款P2P软件时会看到自动弹出的广告,但用户无需进 行注册,也无需通过两公司的网络服务器就可以从其他用户的“共享目录”中搜索和下 载所需文件。
新型P2P软件会导致同样严重的版权侵权后果,软件商甚至将其称为“Napster二代” 。然而新型P2P软件的提供商除了提供软件之外,并没有以任何方式参与或干预用户使 用P2P软件“分享”作品。判定Napster公司承担“间接责任”的基本要素——提供文件 检索服务和具有终止侵权用户账号的能力,对于新型P2P软件提供商而言并不存在。那 么,仅仅向用户提供一种可用于版权侵权的P2P软件,是否就应当承担“帮助侵权”责 任或“代位责任”呢?
2002年,美国米高梅公司等数十家电影和唱片公司起诉了新型P2P的提供商Grokster公 司和Stream-Cast Networks公司,指控其在明知用户将使用这两款软件从事版权侵权活 动的情况下,仍然向用户免费提供该软件,从而实质性地帮助了用户的直接侵权行为, 并从中获得了巨额广告收入(软件会自动弹出广告),应承担侵权责任。(注: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Inc.v.Grokster,Ltd.,259 F.Supp.2d 1029,at 1036,1 042,1044—1045(C.D.Cal.2003).)
审理该案的两级法院——加利福尼亚州中区地方法院和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均认定被告 清楚地知道许多用户经常使用其提供的P2P软件进行版权侵权。但是,两法院援引“索 尼案”的结论,认为两被告提供的P2P软件具有“实质性非侵权用途”,如用户可以使 用它们“分享”莎士比亚戏剧、免费软件、政府文件等处于公共领域的作品或文件,( 注:同上注,at 1035,1042,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Inc.v.Grokster,Ltd.,F. 3d 1154,at 1162(9[th]Cir 2004)。)因此不能推定两被告提供P2P软件的目的在于帮助 用户进行版权侵权并要求其承担“帮助侵权责任”。这正如“索尼案”案中索尼公司虽 然明知录像机可被用于商业性地录制电影节目,但因录像机本身具有合法用途,索尼公 司并不因出售录像机的行为而对消费者使用录像机进行版权侵权的活动承担“帮助侵权 责任。”
由于原告同时要求两被告承担“代位责任”,法院也对两被告的行为是否满足承担“ 代位责任”的两个构成要件进行了分析,即是否从侵权行为中获得了直接经济利益,以 及具有监督他人侵权行为的权利和能力。一审法院认为:免费交换享有版权的音乐作品 和其他作品肯定是对用户使用两被告软件的诱惑,也正因为如此两被告软件的用户量才 高达上百万,而使用两被告软件的用户数量越多,两被告从广告收入中获得的收入就越 丰厚。两被告每年获取高达数百万美元的盈利,无疑是在从用户的侵权行为中获得经济 利益。但是,法院指出:两被告在提供软件之后,就无法再阻止他人使用该软件进行版 权侵权了,而不像Napster公司那样可以通过停用账号的方法随时中断向从事侵权行为 的用户提供搜索服务。因此法院认定两被告没有任何监督用户行为的权利和能力,因此 也不承担“代位责任”。(注:同上注,at 1043—1044,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 ,Inc.v.Grokster,Ltd.,F.3d 1154,at 1164—1166(9[th]Cir 2004)。)2004年8月19日 ,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维持加州中区地方法院的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新型P2P软件会导致同样严重的版权侵权后果,软件商甚至将其称为“Napster二代” 。然而新型P2P软件的提供商除了提供软件之外,并没有以任何方式参与或干预用户使 用P2P软件“分享”作品。判定Napster公司承担“间接责任”的基本要素——提供文件 检索服务和具有终止侵权用户账号的能力,对于新型P2P软件提供商而言并不存在。那 么,仅仅向用户提供一种可用于版权侵权的P2P软件,是否就应当承担“帮助侵权”责 任或“代位责任”呢?
2002年,美国米高梅公司等数十家电影和唱片公司起诉了新型P2P的提供商Grokster公 司和Stream-Cast Networks公司,指控其在明知用户将使用这两款软件从事版权侵权活 动的情况下,仍然向用户免费提供该软件,从而实质性地帮助了用户的直接侵权行为, 并从中获得了巨额广告收入(软件会自动弹出广告),应承担侵权责任。(注: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Inc.v.Grokster,Ltd.,259 F.Supp.2d 1029,at 1036,1 042,1044—1045(C.D.Cal.2003).)
审理该案的两级法院——加利福尼亚州中区地方法院和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均认定被告 清楚地知道许多用户经常使用其提供的P2P软件进行版权侵权。但是,两法院援引“索 尼案”的结论,认为两被告提供的P2P软件具有“实质性非侵权用途”,如用户可以使 用它们“分享”莎士比亚戏剧、免费软件、政府文件等处于公共领域的作品或文件,( 注:同上注,at 1035,1042,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Inc.v.Grokster,Ltd.,F. 3d 1154,at 1162(9[th]Cir 2004)。)因此不能推定两被告提供P2P软件的目的在于帮助 用户进行版权侵权并要求其承担“帮助侵权责任”。这正如“索尼案”案中索尼公司虽 然明知录像机可被用于商业性地录制电影节目,但因录像机本身具有合法用途,索尼公 司并不因出售录像机的行为而对消费者使用录像机进行版权侵权的活动承担“帮助侵权 责任。”
由于原告同时要求两被告承担“代位责任”,法院也对两被告的行为是否满足承担“ 代位责任”的两个构成要件进行了分析,即是否从侵权行为中获得了直接经济利益,以 及具有监督他人侵权行为的权利和能力。一审法院认为:免费交换享有版权的音乐作品 和其他作品肯定是对用户使用两被告软件的诱惑,也正因为如此两被告软件的用户量才 高达上百万,而使用两被告软件的用户数量越多,两被告从广告收入中获得的收入就越 丰厚。两被告每年获取高达数百万美元的盈利,无疑是在从用户的侵权行为中获得经济 利益。但是,法院指出:两被告在提供软件之后,就无法再阻止他人使用该软件进行版 权侵权了,而不像Napster公司那样可以通过停用账号的方法随时中断向从事侵权行为 的用户提供搜索服务。因此法院认定两被告没有任何监督用户行为的权利和能力,因此 也不承担“代位责任”。(注:同上注,at 1043—1044,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 ,Inc.v.Grokster,Ltd.,F.3d 1154,at 1164—1166(9[th]Cir 2004)。)
网站创始人
- 个人简介:(学术)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 个人简介:(实务)
-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