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请登录], 新用户?[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English
当前位置: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 知识产权特色论坛 > 知识产权特色论坛(之一) >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国际化) >  文章

入世后我国知识产权重大涉外案件研究

来源:知识产权学术与实务研究网  作者:张平等  时间:2009-07-22  阅读数:

和西门子四厂商早就已经达成共识,支持较低的WCDMA技术全球专利费率。之后,日本制造商富士通、松下通信工业、三菱电机、NEC和索尼公司也纷纷表示愿意参与合作。该计划的达成确保WCDMA的累计专利费率保持在5%以内的水平。全球约有110家运营商已经选择了WCDMA标准,相关的基本知识产权绝大部分由以上四家签署协议的公司拥有。四公司评价说,这一举措旨在为所有WCDMA技术的专利持有者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以实现公平合理的专利费率。从而确保WCDMA手机和基础设施设备的价格具有竞争力,使WCDMA继续成为开放的全球普及的技术。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这种标准之争抑或是专利之争都是与自身的经济利益有着密切关系的,这里面其实有很多问题会引起我们的思考,并给予我们启示。因此,我国的企业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在标准战略和专利战略的制定和运用上借鉴国际大企业、大公司的经验,发展好我们的民族经济。

3)该事件对我国的启示:加紧制定专利战略和标准战略

大唐电信集团从仿制产品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跻身国际电信联盟三大3G标准之一,为我国的电信事业的发展第一次争得了话语权。然而,TD-SCDMA却面临着以高通这样实力雄厚的国际性大企业为首的一群对手的强烈挑战,尽管我们有着政府的支持,有着自己的产业联盟,更有着全民族的情感在里面,但是我们还是要冷静地分析我们目前的形势,制定我们自己的标准战略和专利战略。

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人士曾经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谈到,截止2004年,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数量过少,仅有2000多家,仅占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很多企业处在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的状态,甚至靠仿造过日子。

另据统计,从1997年到2001年,在中国,我国提出的涉及3G通信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总共462项,而高通公司一家就拥有1400多项专利。

中国互联网实验室曾经在5月份时对外公布了一份《中国高科技标准战略研究报告》,报告称,中国企业目前面临两个不对称:第一个不对称是中国许多高科技产业的产量名列世界前列,目前中国88个行业的产量是世界第一,但是大多是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纵横捭阖,中国企业却在夹缝中生存。整个中国的巨大产业和每个巨大的产业行业中间的小公司形成的不对称;第二个不对称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工业和高科技产品的制造基地之一,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工业产品和高科技市场之一。但是,在世界标准体系方面,我国企业经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目前,我们研究的侧重点放在了标准许可的实质是什么、标准中体现了什么样的管理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怎样建标准、怎样用标准,甚至是呼吁要多申请专利。而国外发达国家已经解决了要重视专利、要多申请专利、要注重知识产权战略这类基础性问题,他们现在研究的侧重点是利益平衡、技术标准许可的反垄断问题、专利信息披露等。[19]

  出现上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高科技企业不掌握先进技术,在标准和知识产权等方面不具备发言权。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在中国高科技标准战略研讨会上称:由于高科技产业的大部分标准和技术都掌握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巨头手中,它们通过标准及标准下的专利设置障碍,限制了中国企业发展。只有独立发展自主科技,突破这层铁幕,中国高科技产业才能在世界市场站稳脚跟。

中国亟需在标准方面取得突破。诚然,在全球范围内,标准是由先进技术选择产生的,但中国目前很多技术还是处于落后,大行业、小企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公司只能用知识产权保护期内的国外技术进行生产,但这又必须交纳专利使用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打好标准这张牌显得至关重要,而政府应该在标准制订上扮演重要角色,以利于民族企业的发展。国家应该保护自己的民族企业,确立国家法定标准。在制订标准时主要应考虑两个因素:这一标准必须基于先进的技术;这一标准必须方便使用,成本不能过高。

所以,中国目前最需要做的是,培养本土的跨国企业,主导国内标准设定。尽管跨国巨头设置了很多障碍,中国企业在标准制订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可喜的是,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利用自身在某些行业内的技术优势行动起来,像TDSCDMA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自身的研发已经走在了本行业技术的前列。华为、中兴、大唐、联想、海尔、

相关文章
日本不正竞争防止法对商标的保护
“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知识产权竞争态势的巨大变化
美国对华商业秘密“暗战”的升级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广播组织条约》制定中的问题分析
知识产权保护论
网站创始人
个人简介:(学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
邮箱:fengxiaoqingipr@sina.com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个人简介:(实务)
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
中欧仲裁中心仲裁员
深圳、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热点文章排行
联系我们更多>>
通讯处:(Zip:100088)
点击进入免费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ICP证号:京ICP备12039890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413号

技术支持:律师营销网  您是网站第位访客